第(3/3)页 这本就是在大秦官吏不足情况下的一个过渡之法,等到大秦官吏充足有余之时,便会将此法废去。 王绾第一个听明白嬴政的意图,这分明就是他提出的分封之策变种版,只是将分封王孙公子去镇守那些掌控不了的地方修改成了任用秦卒去治理地方。 反正都是暂时难以管控之地,丢给诸公子和丢给秦卒有何区别? 诸公子在那些地方还可能做大,对中央产生威胁,可秦卒做大的可能性虽有,但不大,且做大后产生的危害也没诸公子大。 诸公子出身王室,有王位继承之权,可秦卒近乎为黔首,还能争夺大秦王位? 且到时想改策收权也较诸公子更容易。 这办法还有一好处,能让大王更得老秦人民心:看,大王多好,让大家当了官儿! 想明白之后,王绾第一个表示赞同:“大王此策,臣以为可行!” 其他人也逐一明白过来,连向来反对分封的李斯也出言赞同。 将地分封给诸公子那才叫分封,任用秦卒为六国之地官吏,那不叫。 唯有淳于越想反驳,因为这策略一旦实行,他想要嬴政复周礼、分封诸公子的愿望将大概率没了希望。 他不知道嬴政就算采用了这个策略,还是会分封诸公子于各地,只是那种分封和他所以为的不同,目的也不一样。 嬴政想到了解决地方官吏不足的方法,但对大秦官制改革,依旧未取得众臣全部认同。 众臣认为以大秦现在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做到竹简上所述,只能进行部分改革。 众臣离去后,看着面前记录成册的竹简,嬴政道:“誊写一份,送与六英宫!不,誊写两份,另一份送与宜春宫!” 秦时的官吏就是官员,没有“官”和“吏”的区别,书里是为了更好表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