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战神”是个好称呼,可和“驴车”联系在一起就不对味了。 身为宋朝第二位皇帝,被称为“驴车战神”、“高粱河车神”,显然不是啥正经称呼,当是对此人的调侃嘲讽。 只是不知这位宋朝太宗怎么和驴车联系到一块儿? 难不成是此人喜好驾驴车,且御技异常精湛,时人莫能及,遂以“战神”、“车神”称之? 君王嘛,有点独特小癖好也挺正常,有喜欢修仙的,喜欢封自己为大将军的,还有喜欢做木工的,喜欢偷窃的…… 这位宋太宗喜欢驾御驴车,也不算太奇怪。 李念道:“除这两比较出名的外号外,赵光义也被称为‘斧头帮帮主’、‘绝命毒师’。‘斧头帮帮主’源于‘烛影斧声’,而‘绝命毒师’在于赵光义常用毒杀人。” “虽在《宋史》中未有记载,但宋朝时的某些人及后来一些人都认为李煜是被赵光义给毒杀,李煜也确实有被赵光义毒杀的理由。” “作为南唐后主,李煜在南唐旧地还有一些人心,就像六国那些人一样,六国虽灭,却仍有心念其等之人。” “南唐被灭,李煜也沦落为宋朝的俘虏,如果其能老实做人,兴许有可能活下来,偏偏李煜此人是个悲春伤秋、怀古伤今的文化人。” “对故国沦陷,自己沦为阶下囚常常感怀,没事就会怀念故国,还会写上一两句。相传其在生日时,令昔日歌伎作乐,又作词《虞美人》。” 李煜天生才能就不适合当皇帝。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尽管大秦此时的文学和后世有差别,但优美的文字可贯穿古今,始皇等人能感受到这是首好词。 可词是好词,但这李煜想干什么,急着找死? 又是“往事”、又是“故国”,南唐都亡了,你都成亡国之君,沦为别人阶下囚了,还跳起来感伤往事,怀念故国,生怕别人不会杀你? 蒙恬道:“这首……词倒是极好,可李煜此人是否有些……不智?” 冯劫也道:“除非他是有意寻死,否则何止是不智,简直是愚蠢。从其作出这《虞美人》后,宋朝皇帝便难容得下他,在宋朝皇帝看来,词中所含之意是李煜复国之心未死。” “而李煜不死心,那些同样不死心的南唐旧人便会以其为主心骨反宋。宋朝皇帝必杀他!” 李念道:“李煜并不适合为帝,其天赋皆在诗词一道,可惜生于帝王家。传闻中,除李煜外,后蜀皇帝孟昶、吴越国君钱俶也疑似被赵光义毒杀,连其兄赵匡胤也有说法是被赵光义毒害。” “但实际上,孟昶未必是被赵光义毒杀,因为孟昶死时是在乾德三年,此时宋祖赵匡胤才登基五年,孟昶倘若是被毒杀,应是赵匡胤所为。” “孟昶被毒杀的可能性不小,在后蜀被灭,其被俘虏到开封,封秦国公七日后便卒。死得这般快,大概是人为!” “虽然孟昶大概不是赵光义毒杀,而和赵匡胤有关,但钱俶之死倒有一点可能和赵光义有关。” “钱俶很识时务,后周时,其相助后周征南唐,在赵匡胤立宋朝后,其又站在赵宋一方,开宝七年,赵匡胤诏吴越共伐淮南时,其拒绝南唐联合抗宋的请求,率兵五万相助赵宋。” “次年,他亲自到常州,派遣沈承礼等率军随同宋军平润州,进讨金陵。开宝九年,率众入朝觐见。” “因而,赵匡胤对其相当礼遇,等赵光义即位,钱俶又一次入朝,主动向赵光义献上其国土。赵光义改封其为淮南国王、汉南国王、南阳国王,但被钱俶坚辞国号。” 王翦道:“此人的确识时务,知进退,其若有国号在身,必会使赵光义猜忌,主动去国号更能让赵光义安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