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元初帝愣了一下,看到苏公公手中捧着的稻子,心中困惑,越发浓郁。 “启禀陛下,九皇子听闻陛下你为西北灾情,夙兴夜寐,特地送来祥瑞,以解陛下之忧。” “恒儿送来的?” “这稻子,有何奇特之处?能称得上祥瑞?” 元初帝沉下声音问道,摸了摸水稻粗糙的外壳,心中隐隐有所猜测。 恒儿去选种司有段时间。 这时候送来稻子。 难道,是发现某种高产水稻了? “陛下,据九皇子所言,此稻,亩产七百斤。” “此言当真?” 元初帝有些失态,幽深的眸子中,泛起了惊涛骇浪。 “就算给九皇子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欺骗陛下啊。” “这倒也是,恒儿他,素来本分。” 亩产七百斤的水稻。 最关键的是,还是在元初帝为赈灾感到苦恼的时候,呈上来的。 当得起“祥瑞”二字。 议政堂内,衮衮诸公听到九皇子送来的水稻,能亩产七百斤。 纷纷露出不可思议,难以置信的表情。 亩产七百斤,可能吗? 这相当于亩产翻倍了! 这话,说出去,就算是三岁小孩都不相信。 只是,如此明显的谎言,九皇子为什么会说出来? 难道不怕陛下震怒责罚吗? 众人心中犯起了嘀咕。 左相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陛下,此事需要调查清楚,不可擅下定论。” “陛下,亩产翻倍,太过耸人听闻,不可不察。” “陛下,请召见九皇子,当面对质,以免闹了乌龙,丢了朝廷颜面。” 听到衮衮诸公的谏言,元初帝幡然醒悟,意识到亩产翻倍的荒谬。 后背上,差点惊出一身冷汗。 只是,对于方恒的性子,他还是很有把握。 他不相信,方恒敢欺君。 这时候,苏公公说了一声。 “陛下,据九皇子所言,选种司的田庄中,还有十亩水稻,尚未收割,等着陛下你去观礼。” 在场众人,听到此话,全都愣了一下。 甚至脸上不可置信的表情,越发的浓郁。 不少人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念头。 九皇子,玩得真大。 这要是搞砸了,怕不是罚俸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除非…… 难道…… 真的亩产翻倍? “好!” “摆驾选种司。” “诸位爱卿,随朕前往选种司。” “看看这祥瑞,到底是不是亩产七百斤。” “摆驾选种司!” 随着苏公公的声音响起,元初帝离开文渊阁。 衮衮诸公,以及其他打下手的官吏,也纷纷前往选种司,打算亲眼看一看祥瑞,到底是不是真的。 …… 选种司,田庄。 “儿臣拜见父皇。” “见过诸位相公。” “恒儿,平身吧。” “这就是亩产七百斤的水稻田?” 元初帝看向水稻田,稻子金黄。 微风吹拂,好似一片金灿灿的海洋。 光是看这稻田中水稻的品相,元初帝对于亩产七百斤,已经信了七分。 这丰收的景象,骗不了人。 哪怕没有亩产七百斤,也绝对远超目前的水稻亩产。 “收割!” 方恒对着田晟等人挥了挥手。 田晟等人,只觉得热血在沸腾。 当着陛下和衮衮诸公的面,收割水稻。 这可是八辈子求来的福气啊。 凭借此功,自己就能飞黄腾达了。 说不定,还能简在帝心。 选种司上下官吏,干劲十足,脸上洋溢的笑容,比真正的老农,还要喜悦。 很快,十亩水稻田,当着元初帝以及衮衮诸公的面,收割完毕。 这么多武道、道家高手看着。 谁都无法作弊。 “启禀陛下,共计收获水稻七千一百斤。” “平均亩产,七百一十斤。”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天降祥瑞!” 方恒率先跪下,恭贺元初帝,口称祥瑞。 其他官员和太监,也纷纷效仿。 “万岁”的声音,如同山呼海啸一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