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是为何?" 这名儒生和朱元璋就像是演双簧一般一唱一和道: “学生认为,我大明,非是一家之大明,乃是天下万民之大明!“ “太上皇昔年设置御史台,不是就是为了让天下百姓敢言,敢说的吗? “怎么这些百姓说了几句实话,朝廷不但不听,反而还要处他们?" “太上皇您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听着这一番不带脏字的臭骂,朱元璋嘴角直抽抽! 不愧是读书人,说话就跟宝剑一样锋利! 朱元璋要不是知道这是在演戏,都会觉得这名儒生是个敢为天下先的儒林大贤了! 不过光是看他言语间的词锋,能看出来此人定是不看团学的读围人! 一定要用,重用! 朱元璋装作生气的样子,怒喝道: “你这是在指责咱吗?!” 那名儒生先前一步! “学生,是的!” "好好好!" 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就算是演戏,这名儒生也确实把朱元璋心中的怒火给激了起来! “你叫什么名字?" 那名儒生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学生,翰林学士,缙!" "解缙?" 朱元璋仔细想着脑海中关于此人的点滴。 但是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干脆就不再去想。 翰林院这么多人,自己哪能都认得过来? “你刚才让咱们不但不处罚他们,还要重赏他们?” 解缙回答道:“是的!" "理由呢?" 解缙说道:“理由,学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自古来,凡是言路通畅的王朝,往往铮铮向荣。” “如唐之贞观,因正凰之洪武!" “凡是言路闭塞之朝代,必是王朝走向毁灭的朝代!” "遍观史书,数不胜数!" “今日这些百姓敢于在皇宫前痛斥当今陛下!" “指出当政者的错误,乃是我大明之幸,大明之福!” “若是因为他们说了实话就要处置他们,那以后,这因明还看人敢说话吗?” "请问太上皇,这样的大明,是您所希望看到的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