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按前房主的院子规划,农庄地广,一个二进院比城中的三进院还要大。 前院有雕花石影壁,后院有一个已经干了的小荷花池并一个小假山群,东南角的小亭子已经破败,但不难看出主人家的喜好,颇有些江南韵味。 这袁庄头所言不虚,他们一家对这里熟得很,各屋子原来的用处都说得一清二楚。 看过宅院,一行人往田地里走。 这处庄子在交界处已经立好石碑规定界限,石碑上的字被侵蚀了一些,但还能分得清。 原是有三百亩水田两百亩旱地,野草已经长出半人高,看不清田与田之间的界限。江月走一趟下来,发现不对劲了。 江年蹲下让江月跨坐到肩上,然后站起身眯着眼环绕一圈,越看越觉得地界太大。 袁庄头一家惊到,连忙低下头不敢看。 哪儿有妻子坐到夫君头上的? “袁庄头,这里的田地,我怎么看着这么大呢?可不止五百亩。” “回娘子的话,庄子能种的田地是五百亩没错,因着山下那一处一直荒着没开出来,不种粮食便没有写在田契中。原主家姓金,这是祖产之一。祖训有交代,须留下一部分田地空着,这就叫作子孙田。” 袁庄头又默默补了一句话,“若是种了粮,那是得交田税的。” 江月挑眉,这算是隐田?只要不开垦便不用交税,但是已经划作了这处庄子的地盘,也就相当于,她多了好几百亩地。 “未写在田契上的地一共有多少?” “约有三百亩。” 江月笑了,所以她这处庄子前前后后加起来,约有近千亩了! 人啊,多做好事还是能加点运气的!挡都挡不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