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二十七章-《一念关山》
第(1/3)页
就在李同光要与于十三同归于尽之时,两根手指横空而来,拈住了李同光已经刺入自己小腹的剑尖。
李同光愕然抬起头来,却见来者正是宁远舟。
“早就猜到多半有人会对殿下不利,可没想到竟然是你!这一招‘玉石俱焚’,是你师父教你吧,刺杀时如果绝无逃生机会才会用。小侯爷,你想过没有,她要是知道你用这一招伤了自己,该会有多伤心?”
宁远舟的语气中,三分愤恨,却是七分同情。
李同光的手一软,再也握不住剑。他颓然跪在地上,流泪满面:“我要是劫了杨盈,她肯定会找我算帐,哪怕她生气也好,伤心也好,甚至杀了我、给我一个痛快都好,只求她别不理我,别这样零零碎碎地折磨我……”
少年人的绝望是如此的痛楚与真挚,不仅让宁远舟动容,连刚才正为他刺杀杨盈而愤怒的钱昭等人都一时默然。
如意一路飞檐走壁,恰在此刻赶到了这处路口,正听到了李同光的话。她着急想要上前,却被于十三一把拉住:“别着急,先交给老宁。”
宁远舟看着李同光的热泪,不由轻叹了一声:“你呀。”
他一使眼色,钱昭元禄解下披风拉直,挡住了李同光。
宁远舟柔低声劝道:“起来吧,你这样子不能让那些手下看见。”
李同光仍然如石像一般呆立不动。
宁远舟只得道:“如果我有法子让她既肯理你,又不生你的气呢?”
李同光猛然抬脸,原本呆滞的眼睛中瞬间被注入了生气。”
马车一路颠簸,来到了一处安静的院落。
两人踏着假山的台阶走进亭子里,亭外一墙爬藤月季盛开,夕阳暖金色的余光映照在花藤上,宁馨静谧。李同光望着那花朵,心中抗拒与偏执一时散去,心中就只剩一片空茫,和渐渐如浮尘般沉落堆积的痛苦。
宁远舟走到亭中石桌旁,道:“这是六道堂在安都的分堂,四夷馆太打眼,有些话在这里说更方便。”
李同光眼中精光一闪:“你把你老巢暴露了?难道你不怕我——算了,你有什么什么办法让师父肯理会我?”
“你之前对她说过什么?”宁远舟问道,“‘别离开我?我不能没有你?你要是走了,我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李同光沉默了。
宁远舟叹道:“对小娘子说这些话是大忌。你不能总是强调你要什么,你想什么。你得站在对方的角度替她考虑,想想她要什么、她喜欢什么。你也不能只是仰望她,乞求她的垂怜,你得和她一样更强大,得尊重她,保护她、帮助她。这样,她才不会一直把你当作小孩子;你在她面前,也才能被当作是一个配和她并肩而立的真正男人。”
李同光如有所悟,低声重复道:“保护她、尊重她、帮助她,并肩而立,你就是这么对她的?”
宁远舟一笑,没有正面回答,只道:“你还得多练练养气的功夫,不仅是所谓的城府,还有在面对她的时候,控制自己情绪。男人为情所困,疯魔而失去理智……这样的故事,也就只能在话本里感动人,现实中的小娘子要是碰到了,只会退避三舍。你喜欢坐在元禄的雷火弹边上吗?”
李同光下意识地摇头。
“那就对了,那你的师父也不会喜欢。”
李同光沉默良久,终于点头:“明白了。”
如意靠在亭下的假山,听着亭中两人的对话,一时感慨万千。
于十三小声道:“现在你放心了吧?”
如意转过头,只道:“刚才你有没有受伤?”
于十三眼中一暖:“哟,美人儿肯关心了我啦?放心……”
亭子里,李同光又看向宁远舟,问道:“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宁远舟淡然一笑:“因为我没把你当对手啊,反正你又抢不走她。多一个人帮我护着她,不是挺好的吗?”
李同光怒气顿生,握紧了拳头,恨恨地看着他。
宁远舟一哂:“省省吧,你又打不过我。”
李同光不甘地瞪着他:“你所谓的帮我,只不过是想利用我。只要支开我,不让我找使团的麻烦,你救你们皇帝出来就省事多了。”
“那当然。否则我又不是普度众生的菩萨,为什么要帮情敌去排忧解难?不早就告诉过你吗,我只爱阳谋。”
夕阳余晖之下,他神态淡然,李同光偏又奈何不得他,不由恨得牙根痒。
良久之后,李同光才又说道:“帮你们向圣上进言,劝他早日放走梧帝,可以。其他的免谈。更别想从我这里能混进永安塔,现在守卫永安塔的不是我手下的羽林军,而是邓恢的朱衣卫和直属圣上的殿前卫。”
宁远舟道:“如果单是为了这个,我就不用找你了。但是,要是现在有一个机会,能很快除掉大皇子,你愿意参加吗?”
李同光精光一闪,立刻道:“愿闻其详。”
宁远舟道:“先昭节皇后对如意有深恩,”忽地想起来,便向他解释道,“哦,你师父现在叫如意,万事随心,无拘无束的那个如意。大皇子既是害死皇后的罪魁,又和陈癸勾结刺杀你,是以她绝不会放过他。可刺杀皇帝的长子,和除掉朱衣卫的左右使,意义完全不同。”他眼中闪过一抹难过,叹道,“而她身上的伤,已经够多了。我不想再看到她昏迷不醒、命悬一线的样子了。”
李同光愕然,脱口说道:“师父怎么会受伤?不可能!”
宁远舟看向他,问道:“在你眼里,她应该永远不会受伤、永远不会落泪、永远不会输是吗?错了,那是机关傀儡,不是人。”
李同光一怔。
宁远舟闭了眼睛,轻叹道:“只差一点点,你从邀月楼废墟里挖出来的,就是她真的尸体。”
亭外,如意的眼中闪动着泪光,她轻轻吸了一口气。
亭中李同光也猛然醒悟过来,忙道:“那,那这一次我会帮她。我去安排死士——”
宁远舟摇了摇头,道:“她已经是最好的刺客了,你再安排死士有什么用?你该做的,是帮她如何行动前免受怀疑,行动后不受报复。上次我在合县就说过,得让两位皇子内斗,你才会有可乘之机。”他随手拿起石桌上棋子,摆成五角形,演示道,“最好的法子是祸水东引,只要势成,”他手中运筹,推动着桌上棋子,最后用代表二皇子的棋子,“啪”地一声,按在代表大皇子的棋子上。而后轻轻一吹,大皇子的棋子竟即刻化为了粉末,飘散开来。他看着李同光,沉声说道,“便可趁火打劫,不伤分毫。”
李同光会意,问道:“你的意思是,我们设计,让二皇子出手去对付大皇子?”
宁远舟点头。
李同光却摇了摇头:“二皇子未必会上当,他和大皇子一直在争太子之位,但他胆子小,这些年一直都不敢下狠手……”
宁远舟眼中突然添了一抹阴冷:“那就逼他不得不下狠手,如果他知道大皇子已经和他父皇的朱衣卫勾结对付了你,下一步就要对付他,那他会怎么反应呢?”
李同光一凛,但随即便又滞了一滞,迟疑道:“可是,二皇子一旦对大皇子下了狠手,只怕也自身难保,他是皇后娘娘的唯一骨血,我要是这样做了,只怕师父会更生我的气。”
便听如意的声音从亭下传来:“我不会。”
李同光下意识地站了起来,这才骤然察觉到是如意来了,是如意在同他说话——立刻难掩惊喜的循声望过去,便见如意出现在亭外,月季花如瀑一般盛开在她的背后,将她的身影衬得玉雕一般静美。
如意走上前来,道:“二皇子的手上,一样也沾着娘娘的血。虽然瞧在娘娘的份上,我不会杀他,但我也会让他付出该付的代价。”她看向宁远舟,“不过,除了二皇子,逼死娘娘的还有一位。”
宁远舟的眼中流露出欣慰。
李同光不解地问道:“是谁?”
如意目光冰寒,道:“安帝。是他,为了自己的权欲,背叛了娘娘。从今天起,我不会再称呼他为圣上。”
李同光一时震惊,思量半晌之后,才望向如意,问道:“你,要行刺他吗?”听那语气,分明就算如意要刺杀安帝,他也会设法协助。
如意却摇头道:“不,毕竟邀月的楼的那把火,是娘娘自己放的,而不是他;但我一定会让他付出比死还痛苦的代价——”她霍地转身,盯着李同光:“兄弟阋墙,二子相残,声败名裂,千夫所指。”李同光心下一凛。如意盯着他,继续说道,“趁着安国大乱,他们会救走梧帝,尔后,就是你万人之上的机会了。”
一阵战栗的电流从李同光的脚心升到了头顶。他怔怔地看着如意,只觉得心口如被眼前之人攥进手中猛地一捏般,激越的鼓动起来。
如意看向他,目光灼烈如火,令人如飞蛾般被那火光诱住,不能挣脱。
她问:“李同光,你干不干?!”
李同光单膝跪地,臣服在如意面前,捧起如意的指尖,仰头凝望着她,道:“君之所愿,吾之所行。”
从安都分堂的院子里出来,李同光走向坐骑。临上马前,他又鼓足勇气走了回来,紧张地看着如意,低声问道:“师父,以后,如果为了商议计划,您还愿意见我吗?”
如意看着他小狗一样的眼睛,点了点头。
李同光瞬间喜出望外,欢欣鼓舞道:“我一定办得妥妥当当的!您等我的消息!”
他兴奋地翻身上马,却又被如意叫住。他连忙回过头去,却见如意抛来一枚药瓶,叮嘱道:“肚子上的伤,自己上药。要是有人问起,就说又被朱衣卫刺杀了一回。”
李同光接了药瓶,心中快活无比,道一声:“是!”便开心地策马奔出,马蹄轻快地踏在石板路上,发出一连串欢腾清脆的响声,一直飞扬到天际。
直到李同光如奔腾的小马驹一样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处,如意才回过头去。
一回头,便对上了宁远舟复杂的眼神。
于十三见势不妙,忙对元禄一行人使了个眼色,道:“这么多人同时回四夷馆太打眼,得分头走。”回头道一声,“我们先撤了啊,老宁,你们殿后。”便和众人一道,忙不迭地拍马离开了。
如意却并未察觉到宁远舟的心态,望着众人的背影,随口问道:“走回去?还是骑马?”
宁远舟却突然牵住了她的手,问道:“要不我们拖晚一点再回去?”
如意略有些意外,然而对上他黑漆漆的似有期盼的眸子,随即便笑了起来:“好。”
宁远舟便牵着如意的手,向后院走去,边走便说道:“我当年住在这儿的时候,还藏过几件宝贝,也不知道被后来住这的人发现了没有。”
他跃上假山,伸手在孔洞里摸了摸,突然眼睛一亮:“咦,居然还在。”便从洞中掏出了一个油纸包。
如意奇道:“什么宝物?”
宁远舟笑道:“你猜。”
他跃下假山,吹了吹油纸包上的浮土。目光兴致勃勃,像一个找回了玩具的少年。他当着如意的面打开油纸包,露出的却是一只金光闪闪的元宝。他把元宝递给如意。
如意失笑:“还真是宝贝。”伸手接过来,却突然觉得有点不对,“这怎么……”
宁远舟笑道:“你习武,自然能感觉到重心不对,可一般人就未必了。这可是宁大师我平生最得意的作品。”他拿起元宝往空中一抛,手往袖中一探,闪电般抽出匕首,一刀将下坠中元宝裁为两截,露出了里面的木芯。他收了匕首,接住元宝,递了一半给如意。
如意饶有趣味地把玩着手里半截元宝,好奇问道:“为什么要做一个木元宝,还特意漆上金漆?”
“上一次在这潜伏的时候,我还只是个小副尉。那时候刚好你们朱衣卫来了一波厉害的清网,兄弟们折损很多。我就想,万一哪一次,我也在行动中无声无息就折了,那这个世界里,可能连我存在过的痕迹都没有。所以我就做了这个。”他说着便笑了起来,像一个恶作剧的少年,“要是有一天,谁发现了这个元宝,肯定会特别高兴地跑去金铺里兑钱吧?可等到一剪开,哈哈哈,这个人肯定傻了,他会琢磨一辈子——到底谁搞了这么个假元宝?他是哪的人?为什么?”笑着笑着却又落寞下来,说道,“这样,就会有人一直念着我了。”
如意伸手抚摸着他笑容消失的嘴角,轻轻说道:“这样的想法,我也有过。”
宁远舟握住了她的手,静静凝视着她,道:“所以你懂我。”
两人便安静地依偎在月季花盛开的假山亭中,一道观赏着天际尽头渐渐沉下山坳的夕阳。
如意问道:“刚才李同光离开的时候,你为什么会是那个眼神?又吃醋了?”
宁远舟不服气,一口否认:“怎么可能,我说过,只当他是个孩子。”
如意笑道:“骗人。”
宁远舟笑了一阵,才叹道:“我其实是有点羡慕他,年轻真好啊,一会儿是阴谋夺嫡的权臣,一会儿又成了敢爱敢恨的少年,只消你一个眼神,就能让他从地狱到天堂,从疯魔到冷静。所以,就算他几次三番想对我们不利,我也没办法真正拿他当敌人看。”
“其实不单是他,每个人都有好几面,包括娘娘也是如此,”如意沉默了一会儿,才又说道,“有些,我也是刚刚、才想明白。娘娘,其实没有我想的那样完美。”
眼前仿佛再次浮现出了昭节皇后的身影。
大殿之外,她与安帝并肩而立,雍容尊贵的接受朝臣叩拜。御花园里,她快乐安然地带着二皇子,同如意戏耍说笑。
可那就是真实的她,就是全部的她吗?
如意望着远方的夕阳,轻轻说道:“安帝,是她亲选的丈夫,当年他也是靠战功才挤掉兄弟们登上太子之位的,娘娘不可能对他的为人一无所知;二皇子,也是她亲自教养到十二岁的儿子。她生命中最亲的两个人,为什么最后都出卖她呢?我不能说娘娘有错,但至少在她生命中的最后一刻,她想清楚了,也后悔了。所以,她的遗言里,没有一句提到安帝和二皇子,只是要我别为她报仇,并且不要相信男人,要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孩子。”
邀月楼上,如意拼死杀尽火场,可昭节皇后却已无丝毫求生的意志。她满脸泪水,却还是微笑着对如意说下了她的遗言,而后不顾如意的呼唤,果断地投身进大火之中。
如意轻轻闭了闭眼睛,叹息道:“但即便是临终的遗言,娘娘仍然把希望寄托在了男人和孩子身上。她没有想过,我其实还可以不靠别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
她吸了口气,重新挺直了腰背。夕阳已然沉落,四下里渐渐黑沉起来。她的眼眸却如洗尽积尘一般,明亮如星辰。她凝望着远方,昂然说道:“既然娘娘也不是那么完美,那,我也没有必要一直把她之前的言行都奉为圭臬。我不单要像她希望地那样、平安如意地活着,我还要尽情尽兴,随心所欲地活着。如意这个名字,是我为我自己起的,而不全是为了娘娘。我喜欢做刺客,不是为了什么朱衣卫第一的虚名,而是我一直都不甘于做一个被别人决定命运的女子,我想要为我的国家,为和我一样曾经只能随波逐流的百姓们做点什么。过去是如此,以后,我还会做得更好!我会让安帝悔不当初,我要银鞍照白马,我要飒沓如流星!我要跑,我要笑,我要飞,飞到我想要去的任何地方!”
宁远舟一直专注地听着,此时突然抱起了她。如意错愕地看向宁远舟。
宁远舟微笑道:“我送你飞。”他便抱着如意,将她送到一旁的秋千上。
如意踏着秋千,立时便明白了什么,微笑着握紧了绳子。宁远舟自背后轻轻一推,如意的身体便随着秋千高高地荡起。一刹那,星光、清风、月季花墙、半城烟火……都扑面而来。
脚下腾空,清风托起了如意的衣袖,猎猎翻飞。就如鸟儿张开了双翅被风托举着腾上了苍穹,如意伸展着手臂,自由地飞了起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