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刚刚准备慷慨陈词的李孚被刘协这突然的一句话弄得呼吸都为之一窒,整个人都差点有些眩晕了。 只想高呼自己这是真的蠢到了家! 世祖光武帝自然就是刘秀了,而人家当然也是正正经经的太祖高皇帝的后裔,乃是太祖高皇帝的九世孙! 但是...人家乃是孝景皇帝之子,长沙定王发的后裔。 算起来,还真就是从孝武皇帝这一脉分开的。 这一句有孝武皇帝的遗风....听着的确是有些难听了。 不过好在刘协也不是那斤斤计较之人,这脸色虽然看着有些阴沉,但是听到那李孚将自己和孝武皇帝比肩,这还是有些心中暗爽的。 “咳咳咳...你且继续说,朕与那孝武皇帝如何比拟? 难道你要说真能够有孝武皇帝的雄才大略?那朕可不敢当! 还是说朕穷兵黩武,这之下的百姓苦不堪言最终和那孝武皇帝时候一样,流传出来这么一句难听的话语。 宁为文景犬,不做汉武人?” “陛下还请不要误会,臣下绝对不敢如此想,而且陛下也绝对不会如此....”李孚此时已经顾不上那刘协的脸面赶紧将他的话语打断。 然后再也不敢卖什么关子,直接和刘协说了起来。 “其实...臣下想要说的是这孝武皇帝的雄才大略,此时的陛下和孝武皇帝的用人之道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用人之道?” “正是用人之道!”李孚再次躬身行礼,“臣下一直觉得孝武皇帝乃是为君者典范之一,当年孝武皇帝他所处的环境和陛下日后所面对的或有几分可通之处! 当年孝武皇帝刚刚登上了这皇位之上,所面临的内忧外患与陛下又是何其相似。 而孝武皇帝依靠儒表法里的做法一手压住了那正在不断崛起的豪强,这才双管齐下这才逐渐恢复了民生生产。 同时利用种种手段不断提高了我大汉的财赋收入,让我大汉的府库继续扩充了下去。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年的孝武皇帝这才能够在之后的日子里支持着孝武皇帝对待塞外匈奴的连年征战而内部未曾彻底崩殂。 当然了,若仅仅是如此的话,恐怕当初的天下仍然不能让孝武皇帝彻底解决外患。 因此在即位之初孝武皇帝便已经下了求贤之令。 而这也和陛下的用人之道有些许的相同之处...” “当年孝武皇帝勒令各郡国必须要常年向朝中举荐人才,并且将此事与各个郡国郡县之地的官员政绩又切实相关... 这种事情朕明白,但是这和朕...有什么干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