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游园-《红楼赖大爷》


    第(2/3)页

    这回却有机会接触到政令制定之人,自然要好生探讨一番。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我辈读书人!”

    赖尚荣做足了悲天悯人的姿态,叹道:“以往赈灾只一昧施粥放粮,却不知此法弊病繁多,大批量的运送钱粮人吃马嚼,途中的损耗颇大不说,更容易滋生贪腐。

    且发放的米粮,不乏冒领、重复领取等现象,而以工代赈虽然灾民需要干活,但却可以凭借劳动养活自己及家人,那些本就不缺粮食的没有冒领的途径。”

    探春沉思片刻道:“历朝历代名臣无数,为何尽无人想到这个法子?”

    赖尚荣哈哈一笑,云淡风轻道:“未必就没有人想到,只是他们即便想到,实施起来也不可能有现在的效果。”

    “这是为何?”

    “修筑堤坝需要的人员终归有限,且朝廷雇佣的人手越多,运送的钱粮也越多,损耗及贪腐等弊病必然丛生,而这回借着水泥厂需要大批劳力,民间商贾分摊了大部分压力。虽说购入水泥,需要费不少银钱,但修筑堤坝本就要耗费钱粮,赈灾又省去了一笔,真的算下来其实朝廷还省了不少银子!”

    “没想到赖大哥不止生财有道,对于经济之道竟也有如此造诣!听哥哥说,赖大哥这回连升两级,竟做到了掌司郎中?”

    宝钗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趋步向前与探春一左一右拱卫赖尚荣。

    “功名于我如浮云,钱财也不过是身外之物,升不升官都是其次,只要能多救一个百姓也是好的!”

    赖尚荣做足了姿态,贾琏也随声附和。

    “那水泥的营生,赖兄弟若是拿来赚钱,只怕赚下一座金山都是少的!”

    说话间,众人来到稻香村,赖尚荣装模作样环顾四周,将背得滚瓜烂熟的匾额和对联吟出,又照例考校了贾兰一回。

    看着前头意气风发、谈笑风生的赖尚荣,宝玉只觉得十分的憋屈。

    他为这次游园做了许多准备,但每每到了一处,刚升起一个念头,赖尚荣就抢先将自己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有心酸上两句,可那题额、对联十分应景,又与心中所想并无差别,一时间竟也挑不出毛病,只能闷闷不乐跟在后头。

    只是看着前面大出风头的赖尚荣,心中的不忿也愈发强烈。

    直到挽着黛玉的香菱,一脸崇拜的看着赖尚荣,叹道:“我瞧着这满园的景色,也有一肚子的念头,偏偏想要开口,却又词穷。大爷这一路过来,竟每每看上一眼,就能吟出应景的词句,真真让人听得入迷!”

    黛玉笑道:“你家大爷,自然都是好的!”

    这话本是她取笑香菱,情人眼里出西施,可听在宝玉耳中又是另一番光景。

    只当黛玉也如宝钗、探春一般,对赖尚荣高看一眼,只觉得胸中一阵窒息,他向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受众人瞩目,何曾经历过这种冷落?

    到底是小孩子心性,这会子只想着要争风头,可又每每慢了一拍。

    于是心一横,使出惯用的伎俩,从怀中将玉掏了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