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大风歌-《逆楚》


    第(2/3)页

    筑声响起,项烨抽出长剑,银亮的剑身折射着刺眼的光芒,堂内众人连忙用手在额头上搭个棚子,不敢直视他手中的长剑。

    伴随一声清啸,项烨挥舞手中长剑,舞起了翔龙剑法。翔龙剑法本就是一套十分大气,适合战场厮杀的剑法,若是在剑客眼中,或许他只是有些霸气罢了,可在樊哙、周勃等将军的眼中,这套剑法却是破军斩将的不二法宝,所以在项烨舞剑时,他们一个个都惊的睁圆了眼睛,唯恐疏漏了一星半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吴越范蠡横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少伯当年,西施浣纱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郢都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舞到极致,项烨也学着刘邦的样放声高歌,不过他却是把苏轼的词稍作了些修改,将后世的三国周郎改成了前代的吴越范蠡。

    苏轼在文学造诣上已臻化境,他所做的词虽经项烨修改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却也不是刘邦这样的集市无赖所能比对,项烨一首词吟出,顿时把刘邦的《大风歌》给比了下去。

    项烨选择这首《念奴娇》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首词虽说比《大风歌》精妙了许多,但它却不似《大风歌》那样有着浓郁的帝王之气,它在豪情中带着婉约,霸气中透着文人所特有的纤细。

    一曲舞罢,堂内众人不禁呆了,他们惊叹的不只是项烨那套气势磅礴的剑法,还惊叹项烨竟有着如此高的文字天赋,能够创作出这样朗朗上口,足以传诵千古的词句。

    蒙苏望着项烨,她的眼睛里闪烁着迷离的神采,她一直以为项烨只是个很重情义,很重承诺的真男人,却还从来没有发现他竟然能吟出如此美妙绝伦的句子。

    “乱世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蒙苏喃喃的念着,脑海中又浮现出当年与蒙恬在北地征讨匈奴时的漫天大雪,秦军对匈奴骑兵紧追不舍,秦弩射出的弩箭呼啸着向逃跑的匈奴骑兵飞了过去,每射出一批弩箭,匈奴骑兵都会倒下一大片。

    最让蒙苏感动的还不只是项烨念的这首词里的气势,而是他在提到范蠡的时候,还不忘提及西施。

    谁都知道范蠡和西施是对苦命鸳鸯,为了帮助勾践战胜夫差,范蠡忍着心痛将西施送到了吴国。

    范蠡是个英雄,是个豪杰,但他却太不珍惜他的女人。项烨在这首词里并没有提及西施在吴国,而是仅仅提起了她当年在溪边浣纱的情景,从这个小小的细节里,心思纤细的蒙苏能感受到,项烨并不是像范蠡那样的男人,他绝不会为任何利益,把自己心爱的女人拱手送给其他男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蒙苏的心里已经有了一种期待,一种对项烨的期待。她希望项烨能够带着她杀回咸阳,诛杀胡亥并将赵高满门夷灭。另外在她心中,正在萌生着另一份期待,只是她始终不愿正视这份期待,那就是将来能够成为项烨的女人,能够与他一同并骑驰骋,共赴白头。

    项烨对蒙苏心中萌生的情感并不知情,他始终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把蒙苏托付给一个值得托付的人,然后再悄悄离开,避开这喧嚣的尘世,寻处宁静的地方,静静的过完这一辈子。

    项烨舞完剑,刘邦低头沉默良久才悠悠的长叹了一声,说道:“项先生不仅剑法高绝,文章更是天下一绝,可惜终不肯留在军中,与我共同诛灭暴秦,实为在下终身憾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