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值得。 ...... 天朗气清。 风光无限好。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就已到了九月中旬。 村里头的大家伙仍旧过得紧巴巴,甚至过得更苦。 大把大把的人开始挖树根,剥树皮,挖蕨根,挖野草,挖泥土等等果腹。 特别是泥土,挖的人最多。 挖来的泥土,一点一点挑掉大块的石子,然后用簸箕筛成棉细土。 做饭的时候,一斤苞米面里头掺三斤土,熬成苞米糊糊。 这样的吃法,都是比较富足的人家里头才会这样奢侈。 穷点的人家,一整锅的糊糊,就掺了一捧的苞米面。 只有这样,才够全家人吃。 不然,就只能活活等死。 村尾林家。 顾晓晓从床上醒过来,熟练的穿上衣服。 推开门走出去。 家里两个小子都出去了。 小的上山挖树根,大的去排队挑水。 见顾晓晓起床,林小夕笑着跑过来,抓着她的手晃啊晃。 “娘,我一摸嫂嫂的肚皮,里头就会动诶!” 顾晓晓捏了捏小丫头的脸颊,养了这么些日子,手感都不一样了。 “你嫂嫂最近这段日子就要生了,宝宝迫不及待想要出来,见见你这个小姑子呢!” 林小夕害羞地笑了笑。 “等小宝宝出来.....” 话刚说一半,王秀莲挺着大肚子走过来,走得有些艰难。 “婆婆,粟米粥在锅里头,您现在要喝吗?” “你不用忙,这些事儿我自己来就行。” 顾晓晓简单洗漱了下,转头进灶房要装粟米粥,却见灶台上放着一碗。 上头冒着蒸蒸热气。 用脚指头想,都晓得这是王秀莲做的。 她无奈地摇了摇头,端起粟米粥坐到屋檐下,小口小口的喝着。 两个月的精心调理下,王秀莲身子骨好了许多。 只是后期临时补救,终归是缺了些。 这临近产期,顾晓晓不禁泛起了愁。 这古代生娃,跟开盲盒似的。 既不晓得腹中胎儿健康与否。 也不知道有没有缺胳膊少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