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变故-《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


    第(3/3)页

    ……

    翌日傍晚。

    “阿怿?阿怿?宋怿!”

    门外急促的敲门声,将宋怿从睡梦中唤醒。

    宋怿恍惚间,缓过神,应道:“啊,怎么了。”

    “你没事吧,殿下说你这一天,都没迈出过门。”门外头刘大同关切的问道。

    “没事,让大兄担心了。”宋怿缓缓爬起,朝外走去。

    刘大同刚推门要进,便遇上了刚走着门口的宋怿,被他一把推了出去。

    “怎么,你小子金屋藏娇了不成。”刘大同看着眼前宋怿这衣衫不整的模样,打趣道。

    宋怿清了清嗓子,正色辩解道:“大兄莫胡说,我的为人你是知道的。”

    “行,那咱走吧。”刘大同淡然说道。

    见着宋怿迷茫的模样,他顿时提高了嗓门喊道:“去诗会啊!你莫不是忘了。”

    “那不能忘,天色还早,我再歇息一会。”宋怿是有气无力的回道。

    “那怎么成,要是迟到了,你让大兄我的脸往哪放,况且,子曰,言而有信……”刘大同又开始碎嘴,念叨起来。

    宋怿是招架不住,只能应和道:“好好,那我捣鼓一会,便来找你。”

    宋怿指着自己邋遢的模样,打发走了刘大同。

    这才缓缓进屋,连忙趴在了书桌前。

    宋怿从那一团凌乱的纸堆里,找出了十数张,紧紧攥在手里,喃喃自语道。

    “还好不是做梦,但也就只记得这么多了。”

    这是他一夜的战果。

    是从他为数不多的脑容量里,压榨出来的几首诗词。

    接着宋怿稍稍收拾了一番,从中拿出几张宣纸,揣进了怀里。

    再将其余宣纸小心的藏好,这才去找刘大同。

    ……

    那汤昱等人定的是贤集楼,在瓦屑坝,从蜀王府过去,少说也有二十里地。

    不过好在凤阳府水路发达,总归还是好解决的,两人在边上小码头,雇上一艘乌篷船,吹着江风侃大山。

    刘大同无意中便提起了王永年,沉声说道,“那王学政,貌似要升官了。”

    宋怿闻言,迟疑的问道:“嗯?又发生何事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