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蒋瓛仔细听着,却是感觉这,同前日李原白与自己禀告的张家之事,会有一定联系。 朱标听完倒是打着圆场道:“儿臣认为,私军之称可能有失偏颇,大抵只是信国公府侍从,加上嫡孙有些骄横行事。” 朱元璋没回话,脸色稍有缓和,他好像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他这老兄弟,多半是遭人算计了。 眼睛微眯,打量起了那朝堂上神色各异的大臣,随后若有所思的看了眼蒋瓛。 随后郑重其事的说道:“蒋瓛,彻查此事!我要一个答复。” 蒋瓛连忙拱手应道:“臣蒋瓛领旨。” 随后,便带着赵隆退去。 “诸位爱卿可还有事禀告。”朱元璋扶着头,不悦的说道。 闻言,一人是缓缓走了出来,拱手道:“臣詹徽,有喜事禀告。” 詹徽,左都御史,都察院最高官员。 “启禀陛下,臣受人引荐了一封文书,同样出自凤阳府,极为出彩,名唤《歌凤阳学府书》。” 话落,那詹徽缓缓从袖中拿出一封文书,双手托起。 朱元璋微微颔首,有些不悦的说道:“又是凤阳府?呈上来。” 一旁侍奉太监闻言,立马快步走下御阶。 接过近侍拿来的折子,递了过来。 朱元璋装作心不在焉的打开,他本想将此事就此揭过的,毕竟信国公的事发生的太过突然。 但这詹徽非要提及此事,便怪不得他了。 朱元璋吩咐着一名侍从,让他将那李学政从后殿带过来。 随后慢慢打开文书,扫了一番,在此之前,他已经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 他抬头看着眼前的詹徽,意味深长的说道:“写的不错,但未免有些过于奉承,夸大,是否有些言过其实了?” 那詹徽是缓缓上前,应和道:“禀陛下,凤阳府于我麾下,我多有了解,其监察御史颇为尽心,所言应该属实。” 朱元璋微微颔首,凌厉的眼神死死盯着,喃喃道:“詹爱卿,对凤阳还这般关注,有心了呐。” 詹徽仍是没察觉异样,讪笑道:“不敢,微臣本分罢了,中都凤阳也是我大明龙脉地气所在。” “此番,太祖乃天命之子,我大明当兴啊。” 朱元璋却是微微扬手,微笑道:“詹爱卿,当赏,当赏。” 良久,却是不见封赏,唯有一人被缓缓带上。 见着眼前来人,詹徽有些疑惑,又觉得有些熟悉。 朱元璋倒是恢复了正色,说道:“此人来自凤阳府,恰好刚监考完道试。” 随后,指着文书的内容问道:“不知李学政是否认可此文书所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