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好面的老朱-《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


    第(3/3)页

    闻言,蒋瓛脸色更是黑了半截,心里不禁骂道,就这小鱼小虾?这老匹夫,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朱元璋愣怔了一下,微微颔首问道:“那汤老哥觉得,何人适合当这诱饵。”

    汤和轻描淡写的指了指宣纸,说道:“便是此人,宋怿。”

    “不够格。”朱元璋摇了摇头说道。

    蒋瓛又是试图插话,却是被汤和抢先一步道:“这宋怿,不止于此,前几日名动凤阳的诗人,也是他。”

    “哦?可有此事?何诗念来我听听。”老朱虽然不懂吟诗作对,但对文化人还是颇有兴趣的。

    老朱虽是农民出身,没什么文化,可如今毕竟是一国之主,在群臣面前,还是好面的。

    那平常不就得多多收集素材,不然怎么在群臣面前装逼呢。

    汤和倒也没戳破,只是似笑非笑的吟道: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霎时间,整个奉天殿皆尽沉默了下来。

    “好…好诗。”朱元璋故作镇定的说道。

    接着松开了紧攥椅子的手,缓缓起身,默默凝望着远方,眼神中又夹杂着一丝忧郁,显得迷离而遥远。

    仿佛在遥望那流逝的葱茏岁月,目光里满是岁月风霜雪雨的痕迹。

    不懂装懂,老朱可是专业的。

    低头望着下边二人,清了清嗓子,沉声道:“这才是文人风范呐,年轻人,就应当狂一下,直率些,比那鬼鬼祟祟写文书厉害多了。”

    “年轻气盛,有我年轻时几分风范了,想当年啊,吾领兵时也是这般……”

    汤和是习惯了这絮叨,爱装逼的朱元璋,没搭理。

    但这下可是被蒋瓛找到了话头,连忙插话道:“陛下,锦衣卫查出,那写文书的好像也是宋怿。”

    朱元璋:???就你长嘴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