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风向、火势-《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


    第(2/3)页

    那放火的必然是锦衣卫。

    放火的人可以确定,那锦衣卫又为什么放火。

    宋怿打算从头理起,带着在场众人梳理,毕竟他一个人,总会有疏忽的地方。

    “放火的必然是锦衣卫,但我暂时还没想明白,他们为什么放火。”宋怿是直截了当的说道,语速飞快。

    他是言之凿凿的说着,这是一个结论,也是一个门槛。

    没一会,便是有人抬过头,思索了明白,其中也是包括乌岳。

    见状,宋怿倒是长舒了一口气。

    乌岳要是不理解,还真会有些麻烦。

    其实这个结论不难理解,宋怿开口言说,也并不是为了同这几百号人一同讨论,他需要的,是能够跟上他思路的人。

    “所以,我们现在仍旧赶往交易处,如若中间思索出不对,立马掉头去西边林地。”没一会,宋怿便是对着乌岳,毫不迟疑的说道。

    他们不可能一直停留在这思考,这时间他宋怿耽误不起。

    他们得有抉择,也得给自己留有改变的余地。

    ……

    与此同时,向着半山腰赶去的赵隆,也是看见了那火光。

    可那位置,却是离了交易处老远。

    他自然明白那放火的是蒋瓛二人,可为何,他们会往东边去,像是在避着他们。

    想到此,赵隆顿时心头一紧,内心感觉到了一丝不安。

    他目光幽幽地看着那火势,望着那风起的方向,不由诧异道了声,“还真是西风,宋师莫不是诸葛孔明转世。”

    他不由想起了,宋怿那计划书中的最后一环中写下的话语。

    火势,借林而燃,借风而起。

    待,西风起,诱敌入,环林而焚,逆风而出,方可全身而退。

    而在话尾,宋怿还反复叮嘱了一番,声色俱厉地写道,“这法子,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要动用。”

    “一者,如若火势无法控制,容易误伤城外平民百姓;二者,放火烧山,牢底坐穿呐!牢底坐穿!”

    若不是这句牢底坐穿,赵隆还真记不得那么清楚。

    为此番,他特意去查了大明的律法,里头的刑律,是比牢底坐穿还严重呐!

    《大明律·刑律》里明明白白的写着,

    诸于山陵兆域内失火者、杖八十、徒二年。

    延烧林木者、杖一百、流二千里。

    而赵隆作为执法者,更是知晓这两个数字的概念,一百杖,两千里。

    赵隆很难想象,杖一百后,如何还能活着流放两千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