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好汉-《水浒新秩序》


    第(2/3)页

    “石碣村渔户皆唯你兄弟马首是瞻,在这水面,你们是强是弱?

    若得我弓鱼之法,你兄弟日后勤快捕鱼起家,是富是贫?

    泽出生于边地,幼时,西贼常年寇边,若无官兵浴血杀敌,我或已为荒地野骨,或早成党项奴仆。便是这梁山水泊,也是黄河屡屡决堤所聚,若无官府竭力组织人手修河护堤,淮河以北数路,恐早成泽国,若如此,黎民流离、瘟疫横行,我等又哪能在此安生饮酒吃肉?”

    二阮被徐泽的反问镇住,只觉哪里不对,却又无从反驳。

    徐泽不待二人反应过来,接着说:“泽自延安来,本无牵挂,也从未想过做甚好汉,只是感于水泊亡户衣食无着,还要交税,一旦遭遇变故便退无可退,才带着他们上梁山,等背上这身包袱,才不得不做‘好汉’。

    在我看来,为个人爽快、江湖地位的‘好汉’之名,不要也罢。

    所谓好汉,小则为友为邻,大则为天下为黎民。”

    阮小二有点不相信徐泽真的这么傻,迟疑地问:“观察授我兄弟存鱼之法,便是为友为邻?”

    徐泽点点头,道:“梁山地狭人少,不可能打尽水泊之鱼,而你等世代靠水泊鱼获为生,且靠近郓城,得鱼售往郓城,也不影响梁山生计,我传此法,既无损梁山,又可结交二位,何乐而不为?”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弓鱼”保鲜之法远超时人想象,已经闹出不少问题,到了不得不扩散其原理的时候了。

    寿张县便有人状告梁山用绳子绑鱼,鱼肚子鼓胀胀的全是水,用以压秤,惟利是图,实在奸诈。被拿到县衙的康臻据理力争,现场演示,把县城外池塘捕来的鱼和梁山弓鱼,用同样煮法,下同样的调料,煮熟之后,请苏知县及县衙众人品尝,证实弓鱼更加味美。

    苏知县刚上奏了梁山之事,对抹黑梁山的人和事格外敏感,把告状之人打了一顿板子,才平息事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