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位置-《革秦》
            
            
            
                
    第(3/3)页
    这一重矛盾平日并不显现,只静静蛰伏。
    而另一重矛盾则是,来自于田地。
    秦土归于秦王。
    其他人也是想要土地的。
    土地是个好东西,它可以让人养活自己,也可以教人养活别人。
    那么,土地归谁,种地的人,就有义务去养谁。
    他们或许并不是直接的以交税的形式去奉养,但总会有办法的。
    比如,定价!
    土地的拥有者对于土地里长出来的农作物,具有天然的“定价权”。
    这个定价,是认定农民的劳动所产出的粮食的价值的权力。
    我说这一石粟值多少钱,那它就值多少钱。
    我说这一石菜值多少钱,那它就值多少钱。
    而我手里的玉石,我说它值多少钱,那它就值多少钱。
    我手里的玉石,钱币,我说它能买你多少粮食,那它就可以买你多少粮食!
    这一权力,直接决定了,秦王所属的那个利益群体,可以从真正种地的人手里拿走多少实际利益。
    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土地的归属!
    此时的人们并不能清晰的意识到这一切,但他们可以模糊的感知到有这样的“剪刀”手段存在。
    于是他们知道了这权力的重要性,进而,他们对于土地的渴望是近乎本能的!
    而土地,属于秦王一个人。
    以前他们没得选。
    现在秦王政许诺了,他们便有机会得到土地。
    他们于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土地!
    而秦王政的利益是土地继续归于他。
    这是即将激化的一重矛盾。
    尽管大家不明白理论。
    但脑子好使的贵人们知道这冲突是必然发生的。
    所以他们知道,自己与秦王政其实是对立的。
    而此时,秦熹认定了,秦王政会是对立双方当中最后的赢家!
    所以他需要重新站队,站到他自己原本的对立面去。
    而这一重新选择自己的站位的资格,则需要一些诚意来邀买。
    并且很巧的是,秦王政此时正缺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