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7、灭高句丽(四)-《三国良家子》


    第(1/3)页

    沮授点头一笑,趁机询问田齐:“管幼安,正人君子,仁德服众。有他镇守夫余,百姓必安。主公令李进、江成、童飞等人率军攻打高句丽各城,收服高句丽各部落,杀伐必重。要想平定高句丽,还需要再寻找一名管宁那样的道德君子,主持高句丽卫所民事。”

    田齐心中一动,面露微笑,询问沮授:“想来公与兄心中已有人选,不妨让我猜一猜,如何?公与兄先提管幼安,我猜你要举荐之人,必是邴原!”

    沮授微笑点头:“主公多智,一猜即中。我想举荐之人,正是管幼安好友邴原。邴原出身贫寒,年少多智,立志于学,性情坚毅。他与管宁一样,安贫而乐道,不肯攀附权贵。黄巾乱起,他与管宁一同避世辽东,管宁居乐浪,邴原居玄逸。邴原一家遁入荒野,依山而居,前往归附居住的人有几百家,前往荒野游学的士人络绎不绝。”

    田齐手上不缺勇士,但确实没有什么管理民政的人才。沮授举荐邴原,田齐欣然同意,只担心邴原不肯奉他征召。

    沮授信心满满的对田齐说道:“邴原隐居之地距离田畴背嵬军属地不远。主公可传书田畴,请他代主公前往邴原家中拜访,与之详细介绍府卫制度。再请管幼安写信给邴原,请他出山。我想邴原一定会接受主公征召。”

    田齐依沮授所请,致信田畴和管宁,让他们一同请邴原出山。

    田齐与沮授未雨绸缪,提前商议如何接管治理高句丽百姓之时,高句丽王延优也在与诸位大臣谋划着如何击退汉军。

    面对汉军的凌厉攻势,高句丽君臣除了拼死一战之外,苦无良策。最终有人提议,让延优亲自拜访已经致仕退隐的大对卢(权利相当于汉朝丞相)盖苏文,向他问计。

    盖苏文是高句丽三朝老臣,权重朝野。延优十四岁继位,主少国疑,依据父王临死前交待,继续委任已经年近六旬的盖苏文为大对卢,迅速稳定了朝局。

    等到延优成年,担心盖苏文势大难制,便出台了一部法令,要求所有年过七十的大臣致仕荣休。

    盖苏文依令而行,带头致仕,让出权力,准备回自己部落中养老。但延优担心盖苏文脱离掌控,强行赐与他一座大宅,将他留在了集安内城,形同软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