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文武均衡治之道-《三国之开局一条船》
第(2/3)页
仓耀祖给太史慈介绍了场中的不少人,表现出了对他的高度重视,太史慈已到三十而立之年,各方面都处于巅峰状态,正是当打之年。
仓耀祖希望他能和黄忠一样成为自己的一大臂助,所以仓耀祖才把太史享和刘基一同收为弟子,为的就是能把刘繇势力囫囵个儿地吃下来,只有这样,仓耀祖才能快速壮大,才能尽快开展海外攻略。
时间不等人啊,现在的仓耀祖还没有资本参与中原大战,如果还不能趁着中原纷乱,把江南完整地握在手中,那他顶多也就只能称霸一方了。
仓耀祖最缺的就是人,就是户口,想要兖豫荆徐的户口南迁,那江东江南就得保持稳定,不能战乱不休的。
这就是仓耀祖平定江东的原则,能合作就合作,能不打就不打,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
想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就需要他有更强大的实力,更精锐的兵将,所以,仓耀祖给予太史慈的待遇是超标的。
这在顾雍和张昭看来是有些不妥的,为此张昭还对仓耀祖说教了一通。
仓耀祖笑嘻嘻地听着,但是坚决不改。他可不会重文轻武,武装力量他是一定要抓在自己手里的,这是他立足三国乱世的基础。
仓耀祖不是袁绍也不是刘表,他没有名士习气,他不会对武将既用又防,他只会平衡,等时机成熟了,他会划分出防区,然后轮岗。
以文统武在仓耀祖这里行不通,他麾下文武双全的人不是没有,张承就有一点这个意思,但还远远不够,真能说得上文武双全的也就是周瑜、诸葛亮等寥寥几个人罢了。
周瑜的专长其实还是在军事上,在内政上他并没有多强,以后可能会调整他为负责一方军事的战区都督,嗯,要还是那么早死,可就太可惜了,得给他配上医疗组。
诸葛亮的话,仓耀祖准备限制他在军事上的发挥,让他专心政事。最多等仓耀祖成立以荀攸为核心的类似军机处的军事参谋机构以后,让他也参与进去就可以了,统军出征则完全没必要,仓耀祖不需要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