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九转地府 第二十三章:四节一主-《土夫子养成记》


    第(2/3)页

    这会是一个连体墓还是巧合?

    换句话说,不管是哪个先设立墓葬的人,以他们那实力不可能没发觉另一个墓的存在,这种风水大忌明知故犯,只能是一体制的。

    这跟重岭古墓是不同的,重岭那是相对于叠加,在风水术上来讲,同命格的人确实存在这种几率。按人的生辰八字来讲,拼死也就十二时辰,十二时辰化二十四命格,二十四命格分四十八阴阳之分,再分于五行也就两百四十种,你加上命年,润年,赊年,贵年,那就一千多种。

    古代对人的等级划分严谨,比如公侯伯子爵,后三种肯定是没能力建造这等规模的墓地,公侯虽然数量不多,可也架不住几千年来的人口基数啊。

    但这个墓地并非是叠加,而是依附的形式,这就说不通了,唯一能讲得过去的就是上面埋的那人功德太大,可覆盖住阴冲。

    阴冲就是说能压得住邪气,比如你功德厚,身份显贵,是上天眷顾之命。像那些开国皇帝啊,影响历史走向的英雄人物等等,可这种人太少了,少得都数得过来。

    而且这种人的墓地规模不可能比下面的小,但这里怎么说上面的规模都是比不过下面的。

    这一切都只能说明,这个墓确实是一体的。

    这让我想起三世铜棺里阳晋说过的话,五行珠若不是有缘人持着,是会自行消散,然后再另一处五行气息浓郁之处重聚。

    历经多少个朝代,知晓五行珠的人应该也有不少人,也就是说五行珠都被人找到过,只是没遇上有缘人,都消散了。

    听阳晋之言,他就得到过离火珠跟沉水珠,可惜没有守珠人,所以最后都消散了。

    那么这墓里出现过的垦土珠,是否也是先人在其他地方得到过,最后都自行消散再此墓重聚?

    如果大但假设是这样的话,也就是说此墓的五行土气浓郁,换句话说就是此墓跟土是有着深厚的关联,是椤侗族对土方面的信仰?还是对土有不可描述的情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