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要是本王不同意呢?” 苏秦又说道: “如果韩王您执意把九鼎运回了新郑,那时候诸侯肯定都会为了九鼎来找韩王您的麻烦的,而我们魏国虽然与贵国唇齿相依,但是因为九鼎事关重大,我们魏国到时候恐怕也无法帮助的了贵国啊!” 韩王不禁说了句: “现在齐国与魏国一战,国力也受损不少了,赵国与我韩国素来关系融洽,楚国与秦国正处于生死之战,燕国、宋国、中山国等不足为患,请问有哪个诸侯还会因为这九鼎而来找我韩国麻烦呢?” 苏秦回着: “现在贵国运回九鼎,确实能保得一时安危,但是一旦等秦楚战事结束,齐国缓过气来,到时候难道三国就不会追究韩王您私占周室九鼎之事了吗?” 韩王又说道: “现在楚王正与本王亲善、结盟,邀本王共分秦国呢,本王也在尽力出兵攻打秦国,等到秦国灭亡,那时候,九鼎为我韩国据有已成为事实,楚王定然不会如此无信反而来向我韩国索要九鼎的,至于齐国,与我韩国隔着千山万水,纵使要攻打我们韩国,我想你们魏国肯定不会允许齐国军队借道你们魏国土地来侵犯我韩国的吧?” 苏秦马上反驳: “韩王您想的太简单了,这次我苏秦倒是听说的是,韩王您主动写书去楚国请求与楚国共分秦国的,并非楚王主动亲善于贵国。” 缓了一下,继续说道: “世人皆知曾经楚有其庄王问鼎于中原之事,而后世楚王无不以此为志,但是因为九鼎之前在周王室,属于周天子,楚国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违来夺取这九鼎,所以历代楚王也只能望鼎兴叹,而如今,九鼎到了您的韩国,楚王若从您的韩国夺了九鼎,那楚王就可以以代天子保管九鼎为由,这可就是名正言顺的了,而且这时是没有诸侯敢来帮助贵国的了,而想必以贵国实力是绝对对抗不了楚国的,所以韩王您运九鼎回新郑,实则是只会给新郑,给你们韩国带来灾祸啊!” 韩王便说了句: “哼,你无非是想替你们魏王得到本王的九鼎而已,本王可不会信你这些胡说八道之言!” 苏秦马上又说道: “韩王您信我苏秦也好,不信也罢,我苏秦也只能劝说您到这了,我苏秦是可以替我自己、替我们魏王发誓的,我们魏国是绝不会染指这周王室九鼎。” 韩王回了句: “你走吧,回去告诉你们魏王,这九鼎本王是决意要运回新郑去了,如果你们大王还顾念着韩魏之盟,就别干预本王的国事了!” 说完,命人把苏秦送走了。 苏秦自然也猜到了韩王会把自己赶走之事了,回来便向魏嗣禀报: “大王,该您出面去见韩王了!” 魏嗣望着归来苏秦有些不解: “季子,你不是说此事交给你了吗?怎么还要寡人出面呢?” 苏秦回着: “大王,这您就不懂了,我刚才劝说韩王后,其虽然表面不信,但是私下肯定会跟其随行臣子讨论此事的,而且现在韩相公仲侈可是刚刚去往了韩王船上,此人胆小怕事,朝秦暮楚,而且韩王又十分仰仗于他,所以他定然会规劝韩王舍弃把九鼎运回新郑想法的。” 魏嗣不禁说道: “那依季子你之意,寡人待会见了韩王,只需再提及一次可以帮助韩国把九鼎运至宋国彭城,那韩王定然就会应允了,是吗?” 苏秦回着: “是的!” 于是魏嗣带着苏秦、魏冉,乘坐船只赶到了韩王必经河道上,等待起了韩王。 不一会,一群乘着船只的手拿弓箭的韩国士兵朝着魏嗣船只围了过来。 只听为首韩国将军对着船上魏嗣几人大喊着: “你们这些魏人,不知道我们大王已经下令,拦路者格杀勿论了吗?你们不想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