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似乎智力上有些问题,就好像小孩子一样。 另外有传言说,彼得大公在兵营里喜欢和男人住在一起。 这让“大公夫人”很是恶心。 她今年才十五岁,原本是德国一个小公国的公主,原名索菲亚,嫁到沙俄后改信东\/正教,改名叶卡捷琳娜。 原本正是憧憬爱情的时候,可没想到远赴他乡,竟然嫁给了这么个人。 但离婚是不可能离婚的了。 既然彼得对她不闻不问,她就把心思都放在了社交上,尤其爱和文化人交朋友。 而且并不是炫耀性的交朋友,不是说和别人介绍,我认识某某某,我很牛逼的那种。 她是真的对文化感兴趣,她曾经找来十卷德国史,强迫自己每八天必须读完一卷,然后又读了哲学史,以及伏尔泰等文豪的作品。 要知道,这时她才十五岁。 十五岁的小姑娘,已经开始能读懂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了。 这一方面是说明她对文化很感兴趣。 但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她确实很孤独。 毕竟王储夫人,未来的皇后。 如果不是空虚孤独,怎么可能会把花一样的年龄用在这种枯燥的阅读上呢? 某一方面来说,这也许是种悲哀。 房昊并不认识叶卡捷琳娜,他对沙俄历史一窍不通。 但即便如此,他也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叶卡捷琳娜。 真的很漂亮! 笑起来显得很开心,但眼眸中的一丝孤独感,更是给她增添了几分神秘的魅力。 叶卡捷琳娜很擅长社交,很快就和几人聊了起来。 叶莲娜在叶卡捷琳娜旁边,自觉形惭。 她心想,还好这是大公夫人,要不然我真竞争不过她。 房昊注意到,叶卡捷琳娜很喜欢别人直接叫她的名字,而不是称她为大公夫人。 真是奇怪。 房昊并不了解这段历史,若是他了解就不会这样说了。 由于叶卡捷琳娜的加入,几人聊天自然不可能光聊化学,就天文地理无所不聊。 这其实是房昊的优点,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爆炸的年代,只要多看点新闻,随便谁都能叨叨几句。 但对于十八世纪的人来说,他们很多人一辈子知道最远的事就是隔壁村子发生的事。 房昊的知识量是惊人的。 叶卡捷琳娜看向房昊的眼神都不对了。 这个男人,实在是太有魅力了。 身体强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