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提升-《仙逆之最强书虫》
第(2/3)页
众人纷纷鼓掌。李凡笑道:”李惜玉快人快语,真不愧是辣妈本色,分析得很好。“
李惜玉一撇嘴,满不在乎地说道:”这不是进入仙逆世界后领悟出来的,而是在我很小的时候老爸教给我的,他是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教科书上有相关的课文,刚才的说法好像是朱熹说的意思,我只是拾人牙慧而已,不值一提。“
罗燕也答道:”我也来拾人牙慧吧。王阳明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他把‘格’解释为‘纠正’;把‘物’解释为‘事物’,事物不能离开内心而存在。在他看来,事物的存在表现为意义的存在,它因我而存在,为我而存在,无我即无物,物是心内之物,没有进入内心的客观事物不能称之为物。因此,王阳明的’格物‘可以解释为’为善去恶‘,即去除人心的不正,使其恢复为正,格物就是’格心‘。“
王瑞也积极发言道:”我知道一个王阳明废寝忘食‘格竹子’,苦思冥想七昼夜的故事……“
李凡连忙阻止道:”这个故事不说家喻户晓,起码也是网上广为流传,还是别在这里讨论了吧。刚才李惜玉说的很好,罗燕美女补充的也很及时,王瑞要说的故事也很经典,大家的意见大同小异、相得益彰。我总结一下,朱熹的‘格物’是向外探究,穷尽事物之理的体认过程;王阳明的‘格物’则是在‘格心’上下工夫,反省内求的过程。总之,无论向外的理性探索,还是向内的主观体悟,他们的价值追求都是相同的,最终都是为了成为圣人君子。不过……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格物’,在目的上就和他们完全不同,我们在这里要探究的既不是唯物或者唯心的哲学问题,也不是柴米油盐之类的生活问题,而是要探讨修真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因为,我们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修为、修仙证道。“
王凯道:”我知道了。我们对修真界进行格物,就好比李时珍对医药界进行格物一样。李时珍是我老家湖北蕲春人氏,他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三次考举人失败后,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李时珍知道,“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他长期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最终,他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完成了200万字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大家要是路过蕲春县,还能看到李时珍的塑像呢。“
李凡笑道:”王凯领悟得很好,为家乡打的广告也很不错。不过,鉴于你们的差劲表现,我要宣布一项新的任务。“
……
……
会员们只会纸上谈兵,李凡只好另想办法。
就在刚才,他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好主意。
李凡的打算是,把逆仙卡”固定额度“的提升与修炼者”格物境界“的提升捆绑在一起。
具体来说,就是在逆仙卡的推广和使用过程中,可以给逆仙卡的申请者或者持卡人提供一次免费提升额度、免费提升逆仙卡等级的机会。
当然,提升额度或者提升等级都是有条件的。申请提升的持卡人,必须根据自己的修炼感悟,回答好一个问题:”请你结合修炼过程中的实际,谈谈你是如何领悟修炼之道的。“答得好的就能够提升额度,特别突出的除了提升额度外,还可以提升逆仙卡的等级!
提升额度本已相当给力,提升等级更是难能可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