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集 商务集训(1)-《驴在江湖》
第(2/3)页
苏瑶回去也一个多礼拜了,她既然知道自己对开发都市生存挑战类活动感兴趣,那肯定就不会只罗列困难,不找解决办法。这也不是她的性格!
果然,听了君陌的话后,海燕先是低下头喝了口水,然后又调了调电脑摄像头的角度,接着道:
“我认为,真正有这种活动需求的其实是企业和商家!
都市生存挑战活动的本质是锻炼一个人的营销能力和抗压能力,最适宜的参与人群是营销业务类人员。
在大部分企业中,业务都是相对比较核心的部门。这类新员工面试通过后,企业一般都会给他们做培训,都市生存挑战活动的发展是不是可以从这个角度着手呢?
如果通过我们设计的生存挑战活动,企业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看到员工的真实销售技能和抗压能力,同时还可以对他们吃苦耐劳程度大致做一下评估。那为此支付一点钱,我相信他们是愿意的,而且在活动效果好的前提下,也容易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
组织企业新人参加活动,人员构成也会相对简单些,同时还会稳定很多。按照每次活动24人参加来计算,一般会有3到6个企业参加。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产品,如果产品适合,那活动组织方就可以自行选择其中的一款或几款来作为活动的销售产品了。
当然这个思维方式逆向来看也是成立的!”
“逆向来看指的是什么呢?是说由某个企业来组织活动,然后我们带着另外的团队也参加进去吗?”
海燕说的前几句话都比较直白且逻辑清晰,可最后一句逆向思维却彻底把付姐绕晕了,猜了又猜还是没能明白,索性就直接问了起来。
“当然不能这样做了!企业组织员工活动的目的性都很突出,你让他们去培训别人的员工也不现实啊!”
听了付姐的疑问,海燕先是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以前跟陶野沟通,两人思维方式极为类似,所以很多话说一半,另一个人就立刻理解了。现在习惯成自然,全然忘了不是所有人都跟自己有如此好的默契!
“我说的逆向思维指的是,都市生存挑战活动也可以是为企业招聘业务人员的一种方式啊!
比如说‘驴在江湖’要招聘6个业务人员,但是参与应聘的可能是二三十个甚至更多!
那付姐您就可以通过‘都市生存挑战’这类的活动帮我们来筛选一下真正适合的人才!
试想一下,一场活动24人,大家既然想要竞聘成功,那他们在参加活动的这段时间内,就肯定都会挤破脑袋为产品打开销路而奋斗。
不管最终销售结果怎样,至少也都在为企业扩大销售渠道和做广告宣传吧!
只要这个活动能持续开展,那么每人参加活动的几百块费用,由企业来承担就比较合理了!
企业用了一点小钱就可以找到合格的员工,而且产品也得到了销售和推广,员工在活动过程中对产品还有了充分的了解。这一石三鸟下来,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就极高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