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十月的燕京,寒冷而血腥。 皇帝狩猎归来,到达居庸关,西南路都统耶律陈图奴前来接驾。当夜觥筹交错,载歌载舞,皇帝和随侍大臣们酩酊大醉。一觉醒来,突然现行帐被包围了。 耶律陈图奴和几位大臣禀奏,军队哗变,要求皇帝退位。 皇帝答应了,不过退位很麻烦,先要立皇储,皇储定了,才能禅让。 选择皇储也很麻烦,这关系到国祚命运,皇帝一个人不能做主,要召集宰执大臣们共议。这一共议就麻烦了,军队哗变的事随即会暴露,所以耶律陈图奴不同意,逼迫皇帝即刻下旨,禅位于皇帝次子晋王。 皇帝以各种理由拖延时间。仅仅过了三天,北院大王耶律马哥和知奚王府事萧遐买就带着军队杀了过来。 耶律陈图奴措手不及,他的手下更是惶恐不安,纷纷投降。一场兵变就这样草草结束了。 皇帝亲自审讯耶律陈图奴,要把所有的叛逆一网打尽。至此耶律陈图奴才知道,这场蓄谋已久的兵变其实早已泄露,皇帝把耶律马哥调回燕京,正是为了让他暗中部署兵力,以便勤王护驾,诛杀叛逆。 耶律陈图奴一口气供出了二十多位大臣,还有详细的兵变计策,其中牵扯到宫帐、后宫和各地统兵将领,但没有燕王耶律淳和南北两府的宰执,也就是说,耶律陈图奴故意隐瞒了最重要的人物,他在兵变失败后,马上实施了应急之策,继续威胁皇帝。 按照这个兵变的规模,皇帝处于两难选择,若想稳定宫帐,确保国祚安全。最明智的办法就是退位,但皇帝不愿意,他要斗到底。于是他下旨,从中京道、南京道、西京道急调兵,勤王护驾。他要把宫帐里的叛逆全部杀了。 耶律马哥大惊,急忙劝阻。 虽然反贼李虎和女真人打起来了,中京、上京暂时无忧,但北方阻卜人的叛乱愈演愈烈,围剿辽军更是全军覆没,招讨使耶律斡里朵和都监萧斜里得都已战死,形势万分危急,此刻不但要确保宫帐稳定。更要想方设法调兵北上,平定阻卜人的叛乱,所以耶律马哥建议,这事到此为止,不要再追查下去了免得一不可收拾。 皇帝根本听不进去。朕的皇位保不住了,朕地脑袋岌岌可危,这种情况下当然要先诛杀叛逆,否则宫帐如何稳定? 这倒是大实话,这场兵变牵连甚广,皇帝要么顺从大臣们的意见。即刻退位,要么就和大臣们要豪赌一次,赌注就是大辽国祚,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赢家。 皇帝拿大辽国祚来赌。正好击中大臣们的要害。大臣们为什么敢于行篡僭之事?说得高尚一点是想保住大辽国祚,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争权夺利。如今胆大地碰上不要命的,皇帝一咬牙,要血战到底,大臣们还真的傻了眼,但大臣们也不能认输,一认输,脑袋就没了,所以双方扛上了。谁都不肯让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