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折家的后台-《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3/3)页

    皇帝的嫡长子是太子赵桓,但遗憾的是,他最喜欢的儿子恰恰不是赵桓,而是三子赵楷,于是,皇帝的个人感情与传统的皇位继承制度不可避免地生了冲突,而这个冲突直接渗透到国政,影响到了国祚的稳定。

    毫无疑问,皇帝身边的亲信大臣当然唯皇帝的意愿马是瞻,在他们的推波助澜下,赵楷渐渐成为汴京最为嘱目的人物。先是破旧例拜太傅,出居宫外后依旧自由出入禁中,接着皇帝不惜违背“宗室不得领职事”的祖制,封赵楷为提举皇城司。

    皇城司的主要职责是拱卫皇城,并侦察臣民动静,率领数千名被称为亲从官、亲事官、内等子等不同名目的禁卫与侦探。这是一支特殊的军队,它不受殿前司的节制。赵楷上任后,皇城司的权力明显增大,不隶台察即为一例。所谓台察,就是御史台六察司。过去皇城司要接受台察的监督,到了郓王这里,改了。

    因人而废法,这不是一件好事,但皇帝为了表示自己对这个儿子的宠爱,根本无视律法,无视祖宗家法,他高兴怎么样就怎么样,哪天不高兴了,他说废太子那就废太子,不过现在时局不好,内有反贼,外有战事,不宜搞这么震动天下的大事。

    不过皇帝为了给赵楷铺路,还是没有闲着,他打算北伐开始后,如果战事顺利,叫赵楷到河北去做兵马大元帅,指挥北伐军收复幽燕,建下盖世功勋。

    折可存看到折可求一言不,嘿嘿冷笑,“种帅会打败仗?笑话,如果不是官家有意让郓王建功立业,这一仗会打败?”

    “你胡说什么?”折可求给了他脑袋一下,然后迅走到帐外四下看了看,嘱咐扈从小心看着,不要让任何人接近军帐,这才走了回去。

    “你要是喝多了,马上睡觉,你要是头脑还清醒,我打算和你商量一件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