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整军-《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3/3)页

    这个军队的数量的确太庞大,以一个云中路的财赋收入肯定养不起,所以接下来的话题自然而然就是精简府司和州县,想方设法开源节流。

    去年李虎占据西京收复山后诸州之后,为了迅稳定山后形势,没有对山后诸州的府署做出任何改动,从机构到官员基本上全部保留,后来也就是把帅府和西京留守司合二为一了,所以机构和官员都很臃肿。

    西京大战结束后,财政陷入危机,除了压缩军资开支外,另外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精简机构和官员。

    李纲考虑到藩镇的权责不能和汴京造成冲突,尤其不能显露出图谋自立的野心,他把云中路的机构精简到了极致。

    汉王虎烈府和制置司合二为

    府司设长史一人,司马一人,左右司马各一人,军事判官一人,支使一人,掌书记一人,奏记一人,行军参谋一人,少尹两人、司录参军事两人,功曹、仓曹、户曹、田曹、兵曹、法曹、士曹参军事各两人。

    上述二十七人和汉王李虎组成了云中藩镇的中枢,军政财商等所有事务都由中枢官员处理,最后由汉王裁定实施。

    府司军政各设一套机构。民政之是长史,兵事之是司马,两者各不关预。

    大同府和朔、应、蔚等州按宋制,设治府、知州,下设知县,形成路、府州、县三级制。

    路一级机构就是府司,主掌一路军政。府州一级长官同样主掌军政,知府知州在负责民政的同时,还是府州之将,负责统领府州乡兵戍卫地方。知县职权也是一样。

    这样一来,路府县三级机构全部精简,官员也随之大量裁减。所裁官员掾属一部分被集中到大同,准备在收回云内诸州后予以安置,还有一部分则予以遣散,回家种田放牧做回易都可以,总之要自谋生路了。

    李虎批准实施。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i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