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狮子和狼的战争-《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2/3)页
永安二年(公元大辽地道宗皇帝实在忍不住了。如果任由梁太后这样打下去。西夏就要亡国了。这对维持辽宋和平盟约。维持三足鼎立地格局非常不利。于是他密结大夏臣僚。鸠杀了梁太后。李乾顺开始主政。这一年他十六岁。
李乾顺自幼聪慧。才智出众。主政之后。他东联大辽。南和大宋。试图励精图治恢复国力。
然而。仅仅过了四年。大宋地皇帝派遣童贯到了西北。这位强硬地西北军统帅开始了新一轮地攻击。并且频频得手。收复了积石军(今天地甘肃贵德)和洮州(今天地
洮)。夺回了横山和天都山地大片领地。确立了对西TJ优势。
童贯主持西北军事二十年,打了西夏人十几年,中间只有两三次短暂的休战时间,虽然李乾顺和察哥竭尽全力予以反击,而且也取得了类似于朔方之战全歼十万宋军的战绩,但这个战绩根本无法弥补大夏在这二十年里所遭受的重创。
如果大宋是一头狮子,那西夏就是一头狼。这头狼先和狮子打了二十年,打得伤痕累累、鲜血淋漓,当然,狮子也掉了几块肉,但狮子大,掉几块肉无所谓,很快又长好了,它继续打,又打了二十年,虽然狮子被这头狼再次咬掉了几块肉,但这头狼却已经奄奄一息了。
狮子和狼本身就不是一个等级,狮子掉几块肉和狼掉几块肉,不是一个概念。大夏人为了鼓舞士气,安慰自己,给自己打气,说大夏虽然元气大伤,但大宋损失更大,大宋如此穷兵黩武,最后不是拖垮了大夏,而是拖垮了它自己。但事实恰恰相反,大宋这个策略的确拖垮了大夏,把大夏拖到了立国以来最危险的境地。
大夏人对代北可谓垂涎三尺,但它实力不济,没有实现预定策略,虽然它不停地增兵代北,先是十万,后是二十万,但它真正的精锐只有几万人,所以它三次攻打大同,两次和金军作战,都失败了。人多的确可以造势,但没有强悍的国力做支撑,没有充足的粮草武器做支援,最后终究是个纸老虎,要原形毕露。
李虎是个反贼流寇,他从龙化杀到辽西,又从辽西杀到代北,一路掳掠,所过之处,连根草都没剩下,所以他越打越厉害,但大夏人不行,他们没有这个条件。他们其实更想抢,更想掳掠,但北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漠,西面是戈壁和雪山,南面是虎视眈眈的大宋,东面是盟友大辽,它往哪抢?它想抢都找不到地方啊。
雨越来越大,扈从们追上来,请察哥停下休息片刻,避过这阵大雨再走。
察哥摇了摇头,招招手,示意继续前进。
李虎就在前方等着,不能停下,就如大夏一样,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否则可能会被狂风暴雨席卷而去。
今天的大夏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用什么办法才能力挽狂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