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质疑-《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2/3)页

    因为我

    不能确定宋军具体的攻击时间,所以我们要决战快赢得战场的主动权。”

    李虎伸手在地图上的骆驼河划了一下,“我们把决战战场放在骆驼河。

    ”

    “大军分左右中后四军。”

    “左军由高宝龙为统帅,下辖渤海军和义胜军。左军部署于骆驼河中游的沙川,攻击夏军的侧翼。”

    “右军由耶律马哥为统帅,下辖两万契丹军和惊雷军。右军部署于骆驼河下游的红崖一带,攻击夏军侧翼。”

    “中军由毛军为统帅,下辖虎烈第二、第五、第六、第七军和三万契丹军。中军部署于骆驼河地驼峰南岸,正面迎战夏军。”

    “后军由董小丑为统帅,下辖怨军六个将和两万射粮军弓弩手。后军部署于骆驼河北岸,随时支援左中右三军。”

    “我带着虎卫军陈兵于中军之后,四面策应。”

    李虎说到这里,抬头望向洪云,“从明天上午开始,集结射粮军在骆驼河上假设二十条浮桥,以便各军往返于两岸。”

    洪云躬身领命,“总帅,决战一旦开始,克夷门那边是不是也要动佯攻?”

    “当然,声势越大越务必把右厢军牵制在黄河西岸。”李虎说道,“佯攻克夷门的事,由你的副帅胡立涛负责,你在主战场指挥射粮军竭尽全力帮助大军进行决战。”

    接着,李虎说到了夏军主力擒生军,详细分析了擒生军的各种情况。

    “此仗能否获胜,关键在于能否击败擒生军。”李虎说道,“我在正面战场上摆下了六万马步军,就是想一击致命,绝不给西夏人任何机会。”

    李虎的部署引来了质疑。

    在正面战场上,左中右三军都没有优势兵力,这明显不利于决战。以常理来兵力少地一方肯定要在某个局部战场形成优势兵力,以便给敌人致命一击,但李虎反其道而行之,在三个战场上都以劣势兵力迎战,这根本不是致胜之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