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无助无奈-《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2/3)页

    在北方蕃国中,尤其在大辽国,后宫的地位非常高,常常执掌权柄,最有名的就是大辽景宗皇帝的皇后萧绰,历史上称之为承天太后。在她摄政的二十多年里,屡屡攻击大宋,并最终迫使大宋签订了澶渊之盟。这位萧太后曾是大宋人的噩梦,直到今天,大宋人提到她,还是心有余悸。

    大宋律制严禁后宫干政,但特殊情况下,还是要太后摄政,所以郓王并不排斥汉王王妃在这种特殊形势下主掌虎烈府大权,但是,这位王妃非常强势,她咄咄逼人的气势一度让郓王手足无措。很显然

    想控制虎烈府,或者想如臂指使地指挥虎烈府,事实可能。

    王控制不了西北各路帅司,到了大同又控制不了虎烈府,那他还能干什么?只能做傀儡,任由虎烈府和西北将门控制他的命运,但王不愿意做傀儡。从唐中期以来,藩镇之祸延续两百多年,一代代皇帝成为藩镇手里的傀儡,前事犹历历在目,郓王岂愿重蹈覆辙?

    王动摇了,但童贯稳如泰山。

    童贯安慰王,在这个世上,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追求利益最大化。藩镇之祸地危害,历史上有血淋淋的教训,尤其五代时期,王朝就象走马灯一样更替,让人眼花缭乱,其根本原因就是武人拥有军权。当年陈桥兵变,太祖黄袍加身,说白了也是一样,所以太祖立国之后,杯酒释兵权,以文制武,将从中御,从根本上消除了藩镇之祸,由此才获得了一百多年地和平。一百多年的和平让多少文臣武将从中收益?李虎是个聪明人,西北将门更是宋制地受益者,李虎之所以投宋,西北将门之所以拥戴郓王,都是想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若想利益最大化,先需要一个和平的王国,一个强大地王朝。从这一点出,不难想像,不管是李虎还是西北将门,都不愿摧毁大宋,更不愿意迎来一个战争连绵的乱世。

    王的目标是皇统,郓王夺取了皇统,做了皇帝,当然要励精图治,稳定和富强王国,而李虎和西北将门帮助郓王夺取皇统,目标是一样的,只不过希望在国富民强的同时给自己寻求最大的利益,所以,郓王和李虎、和西北将门,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三方合作中的矛盾完全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关键在于三方要互相信任。王将来是皇帝,是君,君要得到臣的拥护,先要给臣以信任,我以诚待人,人亦以诚待我。

    童贯说得是一番大道理,郓王听得懂,但他做得到吗?他在汴京尔虞我诈的环境里长大,他能以诚待人?对于他来说,他希望人以诚待他,把权力交给他,然后他才能以诚待人。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汉王王妃的强势不禁让郓王心惊胆战,就连童贯都感到了一股扑面而至的威胁。

    童贯陪同郓王到了大同,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

    上次李虎迎娶西夏公主的时候,郓王来过一次,虎烈府以迎接宗室王的待遇招待王,这次不一样,这次虎烈府以更高的规格接待了王,让郓王有一种做储君的感觉,但很快,这种美好的感觉就被罗思南打得粉碎。

    王和童贯对虎烈府的军事部署做出了改动,虽然两人绝口不提最终目的,但罗思南和虎烈府的一帮中枢大员们马上明白了原因,郓王已经决心夺取皇统了,然而,郓王夺取皇统,是以牺牲虎烈府的利益为代价,在虎烈府没有得到王的承诺和利益补偿之前,虎烈府绝不会牺牲自己的利益,所以,罗思南一口拒绝了。

    罗思南坚决不让步,坚决以主力戍守奉圣州,坚决保证居庸关的安全,坚决帮助郭药师守住燕京。对于虎烈府来说,确保燕云的安全才能确保自己的利益,这是底线,不可动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