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国是-《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3/3)页
变革不请一帮上大夫们拟制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就行了,它需要皇帝和士大夫这两股原动力的结合,而变法若想成功,必须要解决“国是”,而解决“国是”的核心是权力分配,也就是皇权和相权的合理分配。从大宋变法失败的教训来看,必须让相权进一步扩大,直接主导变法。
就李虎来说,挟天子而号令天下,未尝不是以强权推行变法的一个好办法。
“叔父,刚才你也说了,蔡京和新党人士主掌权柄后,权力失去了制约和监督,导致新政迅蜕变。”李虎问道,“这个问题不解决,如何保证变革的成功?”
“这是我要告诉你的第二个问题。”赵明诚笑道,“大宋新旧两党之争,表面上是治国策略之争,但归结到根源,却是学术之争,也就是儒家各学派的思想之争。”
=
注释:
国是:源出于南朝范的《后汉书桓谭冯衍列传》:
昔楚庄王问孙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为国是也。”叔敖曰:“国之有是,所恶也,恐王不能定也。”王曰:“不定独在君,亦在臣乎?”对曰:“君骄士,曰士非我无从富贵;士骄君,曰君非士无从安存。人君或至失国而不悟,士或至饥寒而不进。君臣不合,则国是无从定矣。”庄王曰:“善。
愿相国与诸大夫共定国是也。”
“国是”并不是一般的国事,而是治国的大政大策。
“是,则也”(《尔雅言》,而“则,常也”,“法也”(《尔雅》。“愿相国与诸大夫共定国是也”中的“是”即为则也,常也,法也,是国家长治的大政。“共,同也”(《说文解字》,即齐心协力的意思。这样看来,共商国是,即可解释为“齐心协力地商定国家大事”的意思。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