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章 纷纷扰扰又一年(六)-《篡唐》


    第(2/3)页

    这刘弘基,是池阳人,父亲刘升,在开皇年间出任河州刺史。刘弘基得父荫而出任右勋侍,在杨广一征辽东的时候,不愿隋军出战,故在家乡宰牛,而被关进牢狱,躲过了征召。

    后投奔太原,在李渊帐下效力。

    其人性格豪爽,与李世民关系非常密切。故被派至李世民帐下。

    而丘行恭,和刘弘基的性质差不多,也是官宦子弟出身。所不同的是,刘弘基的父亲在开皇年间就已经故去,而丘行恭的父亲,至今仍在。他祖籍洛阳,父亲丘和,如今被贬在岭南为官。

    李世民示意大家随意,而后坐在大帐中的太师椅上。

    扭动两下身子,突然笑道:“你们说,这李郎君的脑袋究竟是怎么长的?居然有这许多奇思妙想?

    这东西坐着就是气派,而且也挺舒服。”

    明眼人一听,就知道事情有变化。而且和李言庆有关。

    但这些上也不仅仅是聪明人。也有那糊涂人,听不出其中的玄机。

    只见掌中站起一人,大声说道:“大都督,末将愿领一支人马,取那李郎君首级,献于犬都督。”

    一句话,只说得大帐里众人膛目结舌。

    甚至连李世民都有点发呆”这年头,还真有听不出好赖话的人?

    顺声音看去,只见一个彪形大汉,走出来。

    此人名叫秦武通,也是李世民的心腹爱秦武沥武其不俗勇武网大战时,能保持冷静火绷,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物。只是脑袋有点不灵光,不打仗的时候,就有点二愣子的性情,时常会闹出一些笑话。不过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使得李世民对秦武通颇为信任。

    李世民,哭笑不得。

    “武通,你退到一边去。我何时说过,要你去杀李郎君?”

    “大都督刚才不是说,不知道李郎君的脑袋怎么长的吗?难道不是要我等取那李郎君首级?”

    “我

    李世民登时气结。“你滚到一边去。休得呱噪。”

    “哦!”

    秦武通退到旁边,可帐中之人。却是开怀大笑。连秦琼程咬金等人的脸色,也随之缓和许多。

    李言庆,连我们都不是对手。你上来就说要取人首级,莫非说我等

    能?

    不过现在看来。这家伙就是一个混人。

    “叔宝,你们和李郎君交过手。可对他了解?”

    秦叔宝等人相视,摇摇又说:“大都督,我们虽与李郎君交锋,可说实话,根本没有资格上前。此人诡计多端,而且口才极佳。黑石关时。以密公之辩才。险些被他骂的气死过去。

    我等只知,他麾下颇有能人。而且对他是忠心耿耿。

    如若大都督将来和李郎君交锋的话,还请多多小心。这个人。似有看穿别人心思的本领,和他交手时。总会有一种束手束脚的感受。我们和他交手几次。可是却从未占到过便宜,”

    勿论是秦琼还是程咬金,被李言庆打得极为凄惨。

    特别是秦琼,八风营两次组建。一次被打残,一次损兵折将。可从内心里,他们对李言庆也没什么恶感。大家各为其主,易地而处,说不得我们也要这么做。所以评价起来,极为尊重。

    “如此”,大家且去休息。

    咱们可能要在这里多呆些时日。不过不会太久,岁末前,必须返回关中。”

    送走了众将,李世民把王通留下。

    他将和李建成的谈话内容,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王通。

    “先生,你说这李郎君,究竟是什么意思?”

    王通也想了许久,最后苦笑摇头说:“我和李郎君有过争纷,他思路敏捷,非比常人。如今这情况下。他究竟想要做什么?我着实猜不透。不过,大都督又何必担心?既然他请我们留下,那就拖到十二日。到时候他所为何事,估计也就能一目了然,我们只管坐镇渑池旁观。”李世民点头称善!

    “先生,你说李郎君,会不会帮我?”

    王通一怔,旋即听出了李世民的弦外之音。

    他想了一下,轻声道:“如若大都督能得李郎君之助,势必如虎添翼。再也无人能与大都督相争。”

    “呵呵。我也这么想。”

    “不过李郎君性情高傲,用普通手段,很难与他相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