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崇祯令一营总兵刘重喜、二营总兵冷允登率所部人马坚守一片石关城,听候旨意,作为疑兵之用。 派出大内高手顾顺义和韩印率50名锦衣卫协助,当然也有监督作用,锦衣卫作为天子亲军就是监督百官的。 三营督统周青率所部人马5000在一片石东关待命,伺机而动夺准备取山海关的关城,李幺娘和唐万才率50名锦衣卫协助、督队。 剩余四营督统李猛,五营督统统吕鸣张,六营督统马全兴,再加上400名锦衣卫,连同王承恩顾顺义,随行护驾,共1万5000人马进驻燕山南麓埋伏。 另外杨万里轻功好,挑选50名锦衣卫精壮,负责搜集各部人马信息,三部分人马保持信息畅通,而且要快,接力式传递信息和旨意。 不过杨万里带这50名锦衣卫只对皇上负责,与各营派出的夜不收不同,他们是为各部兵马收集信。 各路人马领旨以后立即行动…… 崇祯的1万多人马,包括300多名锦衣卫每人带了天三天的口粮,水则不用带,渴了可以饮用石河里面的水,这是山泉水,非常清冽。 而且现在是春夏之交,就是在这森林中也是不冷不热的,非常适合行军打仗。 在山林之中沿着石河也不容易迷路。 崇祯起驾,督率一万多大军离开了九门口关城。 由于燕山南麓一带,属于浅山,出了燕山南麓,就是一片开阔地直到大海,就是山海关前面的平原。 这一片开阔地好像是上天故意留给他们的战场,适合在关城外厮杀。 崇祯已经来过两次,对他来说绝对是轻车熟路。 而且哪里适合埋伏兵将,他他来了两次,已经看了地形,早已做到了心中有数。 但是尽管如此,由于他们是在山林中设伏兵,所以必须稳妥。 这里离山海关战场和大顺军的大营都比较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