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到了岸上,连崇祯自己都觉得刚才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手笔,当时的他已经奋不顾身了。 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多亏了踏浪神功,否则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好半天刘肇基这些人才跪在崇祯面前见驾谢恩,若非皇上神功天成,只身湖底斗水贼战鳄鱼,他们这些人现在全都粉身碎骨,或者跟其他万千军民一道,成为鱼鳖了。 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崇祯带着这些兵将起驾,连夜回了扬州城。 等他们到了扬州,王承恩带着5万兵马也进了扬州城。 这位王公公一看雨停了,和李岩一商议,赶紧连夜赶路,遇上连阴天说下就下,再加上贼人要炸湖。 他们早一刻赶到扬州就早一刻安全,另外他们也想早日赶到扬州勤王,这几天被大雨阻隔,心急如焚。 一夜之间五万大军安全到了扬州,贼人炸湖的威胁也解除了。 下一步崇祯打算对刘泽清大举用兵,必须端掉他在江北的几个战略据点。 一个是瓜洲,一个是沙头镇,一个是江都县,一个是仪真县,这几个地方都驻有刘泽清的重兵。 现在刘泽清的地盘已经大幅度缩水,从淮安一带一路被驱赶到了江边,他的十几万兵几乎损失一半。 现在条件也成熟了,崇祯在扬州的兵马连同王承恩、李岩带来的5万大军,加上扬州本有的几千兵马和改编的几千俘虏兵,接近7万人马。 而且现在的粮草补给也十分充足,一方面是太子在上京那边源源不断的往前线筹集押送,另一方面是崇祯每占领一个地方,当地勤王的官员也在筹集粮草。 如崇祯来到扬州之后,扬州的知府马鸣录、推官汤来贺、还有负责槽运的通叛郑光远等,都在为朝廷筹集粮草兵马,后勤补给。 因此崇祯暂时不用为粮草之事犯愁,数万兵马的粮草共济,这其实是个大问题。 这些南直隶来勤王的文武大臣为崇祯分忧解愁,的确令崇祯省了不少心。 在扬州休整了两日兵马,崇祯立即分兵派将,对刘泽清决定三路用兵。 派出大将李岩和红娘子带兵2万攻打瓜洲,派出大将刘肇基和韩虎带兵2万攻打沙头镇,拿下沙头镇以后直捣江都县,同时派大将李牟和知府桑开第、陈潜夫带兵2万攻打仪真。 崇祯坐镇扬州,留下一万多兵马勤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