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许家和俞家还真有默契,一前一后给一大爷拜年。” 苏舸道。 “上回佛龛的事,一大爷帮了大忙。若不是一大爷在中间调解,许二顺的前程没了,俞家搞不好要被赶出大院,这两家是该好好谢谢一大爷。” 说完,盛启晖掂掂手上的碗,“一大妈做的肉冻可好吃了,晚上调点蒜酱,到时你尝尝。” 苏舸最近胃口特别好,听盛启晖这么说,顿时来了兴趣。 两人把肉冻放回家,又去了其他人家拜年。 去的都是平时关系好的人家,比方二大爷家,樊雪勤家,丁东明家,方大妈家等等。 每家都送去一包槽子糕和一碗炸丸子。 回来的时候,两人手里也没落空。 二大妈给拿了一包油枣,二大爷徒弟送来的。 樊雪勤给拿了食品厂过年特供的麻酱糖。 丁东明媳妇的老家在南省,老家人过年给寄了一袋子年糕,丁东明包了一些给他们,让带回去尝尝。 盛奶奶看了年糕,“这个挺稀罕,可以煎着吃,也可以炒着吃,还可以煮着吃,放得住,南省那边的人能一直吃到正月十五。” 苏舸笑道:“姑奶,您见识真广,啥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盛奶奶眯着眼笑,笑得有点小得意,“我年轻那会儿,也天南海北地走过,多少都有些了解。” “呀。”苏舸来了精神,“姑奶,您那会儿都去过哪儿?” 盛奶奶道:“咱家解放前是个大家族,你太爷爷是滨江有名的实业家。37年滨江沦陷,你太爷爷带着一家人迁去星城,我跟着一路到了星城。后来星城也待不住,又迁去南省,我们在南省住了好些日子,南省民俗就是那会儿知道的。” 苏舸心道,难怪,原来姑奶还有这样一段过往。 “抗战胜利后我们回了滨江,之后一直待在这里,几十年了,再也没走出去过。” 盛奶奶神情怔忪,仿佛思绪回到曾经的岁月中。 半晌后,她回过神来,笑着道:“都是老黄历了,今天过新年,不提这些。我去把年糕切一切,咱们晚上吃炒年糕。” 晚上,盛家人正吃着饭,宋盼娣和姜亮来了。 昨天年三十他们回姜家过年,这会儿才回来。 一回来,他俩就拎了一兜子东西过来拜年。 各自说了吉祥话,盛奶奶赶紧让盛锐去多拿两副碗筷过来,招呼宋盼娣和姜亮坐下再吃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