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苏舸和盛启晖几乎每天都会过来。 盛启晖借了好些机械方面的书在看,重点是农机方面的。 200吨废料做出来六千把犁刀,杨今普领着厂里工人们日夜赶工,终于赶在七月初把犁刀都做了出来。 产品有了,剩下的就是怎样销售出去。 这时候孙卫民就派上用场了。 听说终于能去跑销售,孙卫民兴奋得不行,带着犁刀样品就出发了。 他除了跑滨江市外,还去了附近好几个省份,一连两个月,孙卫民都神龙见首不见尾,根本看不到他的影子。 大院里关于孙卫民的流言传的到处都是。 有人说孙卫民不学好,跟着一帮街溜子干坏事了,搞不好哪天就要被抓起来吃枪子。 还有人说孙卫民招惹了不好惹的人物,为了躲避对方,去了乡下藏身,一时半会儿地回不来了。 二大爷被这些流言气得心脏病差点犯了。 二大妈也整天满面愁容。 他们当然知道孙卫民不是干坏事,而是正经工作去了。 可这事孙卫民不让说。 村办工厂的事,越少人知道越好,这是盛启晖一开始就定下来的。免得有人眼红,到时招惹不必要的是非。 孙卫民不让说,二大爷和二大娘疼他,自然就不说。 可这下给了别人充分的发挥空间,事情传的越来越离谱。 苏舸也听到了这些流言,听完简直无语。 住在大院里就是这点实在不好,大家眼睛整天盯着别人,有点风吹草动,全大院都知道了。 很多事在大家口中,越传越邪乎。 而且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住在这个地方没有秘密,也没有隐私,一切都暴露在大众视野下。 苏舸萌生了搬离大院的想法。 只是现在还不让个人买卖房屋,想买房子是不可能的事。 得等到1982年出台房屋买卖政策,那时才能光明正大的买房子。 再等等,再过三四年就能买房子搬走了。 苏舸把这个想法和盛启晖说了下,盛启晖很支持她。 “行啊,媳妇,想搬咱们就搬,你可以先考察看看,有没有比较喜欢的位置,到时候咱们就在那附近买房子。” 苏舸想了想,还真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