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盛启晖和杨今普住在一个房间。 一边写,杨今普一边问:“厂长,这个办法你是怎么想到的,实在太妙了。” 盛启晖淡淡笑了下,“我也是临时想出来的。” 这就是前世的小广告,九十年代开始好些人用这样的办法招揽顾客。 这天晚上他们熬夜,每人写出来二百份传单。 第二天一大早,订货会开始后,孙卫民和鲁国庆就跟两个门神似的,站在会场大门口,给每个进入会场的人发传单。 这方式很新奇,好些人是第一次见,见到传单都好奇地接了过去。 一开始只是抱着好奇心,等看清上面的配件价格,这些人都惊讶得不行。 这家厂子的配件价格怎么这样低,比会场里其他厂家的要低出来20%。 “他家的价格这么低,会不会是产品质量不好?” 有人嘀咕。 “不知道啊,不过这个价格很诱人,要不过去看看。” “行,我也去看看,这家杨安农机厂到底什么来头,怎么价格定的这么低?” 好些客户按照传单上的位置信息,找到杨安农机厂的展台。 看到来了这么些人,杨今普乐得见牙不见眼,热情地招呼大家。 “你们厂的价格,是按这张单子上的来吗?” “对,就是这上面的价格。” “产品在哪儿,让我看看。” “好咧,我给您拿。” 这趟过来,每样配件产品都带了相应的样品,杨今普将样品拿给这些客户看。 “我们厂生产的配件质量相当好,一旦采购回去出现质量问题,我们全权负责。” 杨今普道。 那些客户都是来自各地的采购员,采购经验十分丰富。 将杨安农机厂的产品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质量确实好,没有丝毫问题。 而且价格还这么便宜,当即就有人动了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