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为往圣继绝学-《三国:袁神,启动!》


    第(2/3)页

    袁熙听后频频点头。

    这年月,世家大族能够把持天下,靠的就是家学和藏书。

    寻常寒门除非选择投效到世家大族手下,否则极少能够读到像样的书本。

    当然,这书不光是书本。

    还有这家人历代先贤,对这本书的注解。

    毕竟,这古书可不比现代,若是没人注解,寻常人就是拿到也难以读懂其中意思。

    这有趣的就来。

    既然是这家人的注解,那么所有的解释权就归人家所有。

    像汉代,著名的大儒郑玄,便是给三礼做过注解。后世的大儒,朱熹给四书五经做上注解,从此他的注解,便成为权威。

    思索片刻,袁熙直挺挺看向袁华问:“袁华,你觉得,田先生和沮先生,谁人更合适来给这批书做上注解?”

    袁华一个呆,他一个武将那懂这些?

    这二人都是饱学之士,又都是州牧的左膀右臂,干这种事情倒是有些屈才。

    正当他愁眉不展之际,脑海中忽然冒出卢毓的身影。

    于是脱口而出:“公子,要不就让卢家那小子,来做这注解?”

    “他?”袁熙略作迟疑,喃昵道,“行吗?”

    袁华咧嘴一笑,心想:他家到底家学渊源,想必读书不少。实在不行,就照着他家老祖宗的注解,对准这书再注解一道就是。

    一来可以磨磨这家伙的性子,二来则可以测测这人的忠心。

    思前想后,袁华一抱拳,声音凛冽道:“公子,卢公子的父亲乃是大儒,才学自是过人。若是由他作注,也是合情合理。”

    “嗯,那就让他和韩先生一同作注。”袁熙点头应下。

    当天晚间时分。

    袁熙召韩珩与卢毓到大厅议事,只见袁熙居首位,二人各自分列两侧。

    在大厅的中央还摆着一张方桌,上边堆着十余本书册。

    二人觑了眼州牧,又觑了眼书册,正待思忖州牧所谓何事,袁熙率先开口笑道:“今日晚间时分,把二位招来,不为别事,只为这些书本做注。”

    韩珩喜上眉梢,差点儿叫出声来。

    此前他还感觉田丰与沮授二人来了,州牧有些冷落他,原来是要把这等重要的事情交予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