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出行想要硬卧标准,程学民目前还差两个级别,就是他丈母娘顾老师,也堪堪才够资格出差硬卧标准。 “至于老谢那边,条件确实是艰苦了一些,好在拍摄任务也都差不多,就等你这个主角进场,把后续的场次补拍起来!” “反正学民你近期动身的话,以老谢他的手速,应该还能敢在国庆期间献映,其实跟原计划并没有多少出入。” 谢进是负责导演拍摄,什么时候上映,还是制作方燕影厂这边说的算。按照原计划,就是准备在今年建国三十年普天同庆的国庆期间,献映。 就等程学民他一个人了,程学民听了又是再三不好意思。 正好轮到中午,老滕又坚持给程学民安排了午饭,跟燕影厂不少老艺术家交流交流了一下。 可能是暑期天气太热的原因,燕影厂外协的项目不多,老艺术家们基本都在燕京,都在厂里。 所以这次程学民可交流上了不少年轻熟面孔的老艺术家,之前的斯琴高娲就不必说。 这次还碰到了程学民《高山下的花环》男主角唐老师,现在唐老师可是燕影厂的奶油小生花旦担当。 说到《高山下的花环》,总政那边的审核都一个月了,到现在都没有个下文。 可见定制方面的稿子,审核手续确实蛮复杂,不过程学民对稿子倒是没有太多的担心。 正所谓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否则但凡有不过审,需要打回来改稿的话,总政那边应该早就有反馈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点风声都没有。 当然,这也跟程学民太宅,没有多往总政那边跑动有关。 这要是按别的作家,少不得一天天在总政那边蹲点,就陪着领导们审稿,哪里有不对需要改的,当场在领导们的面,即兴改稿不可。 还别不信。 《高山下的花环》的原作者,就是这样在总政那边天天蹲点,现场改稿才最后成稿的。 程学民是直接献祭致敬了人家最后的成稿,所以稿子尺度问题,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即便有点出入,需要程学民改稿,才能体现人家上面是真的认真审稿了,那也得等程学民从大西北回来后,再说了。 不提《高山下的花环》。 这边除了碰到唐老师,还有李雪建老师,朱世茂,陈沛斯,倪大紅等等! 除了这些程学民能认出命来的当家小生外,还有诸如跟朱淋并肩齐名的燕影厂六朵金花的刘小庆,李秀明,徐敏张金玲等。 当然! 上辈子是程学民对这些艺术家们熟悉,都能喊出名字,但现在程学民算是燕影厂没到职的名人,只要程学民往厂里一站,这些年轻的老艺术家们,都能认出程学民来,都会热情的跟程学民打招呼。 看着这一张张洋溢着年轻灿烂阳光的笑脸,程学民也感叹这就是以后的京圈。 根本完全不用程学民主动往里面蹭! 以程学民现在的能量,他只要往那一站,他程学民本人就是这个圈子的核心。 所以,往后也别再扯什么要往今后的京圈靠拢,而是该经营要自己的圈子,组自己的圈,成为自己这个圈子里的核心灵魂人物。 程学民也没有什么大抱负大野心,能在自己圈子里跺跺脚,就能影响一大片人的命运,就足够了。 “吃饭了没?” 外文局这边,老丈人冯父见女婿程学民过来,倒没有多少惊讶,仅仅是关心的询问了一句,有没有吃饭。 “爸!刚才已经在燕影厂吃过了,那边滕老师有说,会安排火车票的事情!” 程学民跟老丈人招呼了一句,见老丈人手里还拿着饭盒,问道,“爸,你这还没吃?” “已经吃过了,刚洗的!” 老丈人冯父解释了一句,指了指老周的办公室,说道:“行,你直接去找老周吧!刚才吃饭的时候,我还问了老周一句,以为你已经领回去了呢。” “嗯好的爸!上午在燕大那边开介绍信跟工作证明,又跑了一趟燕影厂报备,耽误到现在。” 跟老丈人解释了一句,也不用老丈人他指路,之前本来就来找过老周两次,所以轻车熟路就找进了老周的办公室。 老周也显然是刚吃完午饭没多久,正在吹着电风扇眯神中,程学民在门口敲了敲房门。 “呃!是学民你呀!老冯刚才还提及过,今天你会过来一趟来着!” 老周被打搅了午睡,倒没有什么恼火的,跟着赶紧起身接待程学民,客气的说道。 能不客气吗? 这位小祖宗现在可是他们外文局的摇钱树,创汇任务的主力军,不得把他伺候好,老周这个外事处常务,就别想干了。 “是的是的,上午跑了一趟燕影厂,给耽误了!本来是跟我老丈人说好,今天上午就过来一趟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