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上个月的财务报表显示,除去给《少林寺》预留不能动的资金外,公司账上的流动资金都不够投一部低成本的。 傅齐原本想跟风拍一部都市武打片,毕竟这是香江电影的拿手好戏,不容易亏本。 可程学民送来的剧本像块磁石,牢牢吸住了他的目光。 “拍还是不拍?”傅齐对着窗外的雨幕喃喃自语。 拍吧,万一市场不买账,公司可能就要关门大吉;不拍吧,又觉得辜负了程学民的信任,更辜负了自己心里那点对“好故事”的执念。 “有什么纠结拍不拍的?”夫人石蕙看在眼里,笑在脸上,说道,“剧本我都看了,确实是非常新颖的好本子!” “我也找人评估了一下,其实连个低成本的本子都不算,预估有个三四十万就能,我们再怎么拮据,这点钱还是能匀得出来的!” “而且也不用请什么大牌明星,就让李雪华她们几个新人上。雪华那孩子我见过,眼睛里有戏,应该没问题的。” 李雪华是去年长城电影公司签下的新人,从无线训练班出来的,长得不算惊艳,却有种邻家女孩的亲切。 傅齐也想起她试镜时的样子,紧张得手心冒汗,可一进入角色,眼睛就亮得像星星。 “新人片酬低,场景搭起来也简单,要不了几个钱。”石蕙一笔一笔地算着账,继续说道,“服装道具就用现成的,我们仓库还留着不少老衣服。这样算下来,成本还能再降点。” 傅齐看着夫人认真的样子,突然笑了,夫人他是懂自己的。 其实现在阿惠跟他说的这些,他早就找人算过了,确实正如阿惠说的这样,成本确实不是很高。 “就算赔了,也不过三四十万。”石蕙的声音很轻,却带着种笃定,“可要是成了呢?不仅能给公司带来转机,还能让观众知道,我们长城不只会跟风拍片,还能拍出自己特色的新颖好故事。” “那就拍!” 得到夫人阿惠的支持,傅齐他还能有什么后顾之忧? 也正如他夫人所说的,即便要是赔了,也就三四十万而已,他傅齐现在再怎么拮据落魄,但这点钱还是亏得起。 可一旦诚如阿惠说的,成了呢? …… “学民,相比于《高山下的花环》,我倒是更想要你这个《木棉袈裟》的剧本!” 庐山上面,程学民他们花了三天的时间,把有关程学民的戏份,全部补拍完了。 在程学民临走的时候,老谢给他弄了个欢送聚餐,用的基本都是程学民前几天,用车子拉上来的慰问食材。 这段时间谢进他们剧组在庐山之上,虽然也算是闭关,跟外界并不怎么联系。 但月初海子里发出来的全民阅读,那个动静不可谓不大,谢进这边再怎么与世隔绝,跟这边的招待所肯定是断不了的。 所以程学民的《高山下的花环》全民阅读,这样天下皆知的消息,谢进他们肯定是知道的。 而且招待所这边,也组织了他们整个剧组,一起阅读过《高山下的花环》。 说到这个高山下的花环,谢进跟招待所这边的工作人员,以及整个剧组的工作人员,最有吹嘘的内幕详情了。 毕竟程学民南下去前线慰问的光辉事迹,当时在拍《牧马人》的时候,可都有听程学民本人详细的提及过。 所以书中不少场景,老谢都能跟大家伙儿,吹嘘一波。 更是有着敏锐的预感,觉得上面应该很快会趁着全民阅读的热潮,给他们制片厂下任务,将《高山下的花环》电影版,尽快拍摄出来放映。 这可是一项十分光荣的任务,电影拍的好拍的出彩的话,其影响力丝毫不会比程学民这个原著作家的差。 可以想象,一旦上面定了基调下了任务,势必那几个大制片厂,肯定会抢破脑袋都想要抢到这个任务的拍摄权。 谢进当然也不例外,他肯定希望这个光荣的任务,能下个他们上海电影制片厂,并且有他谢进执导。 可也知道想想就好,毕竟原著作者现在算是燕影厂的人。 人家可不得近水楼台先得月? 当然他老谢也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他原本打算趁着程学民这次上山探班慰问,给燕影厂来个釜底抽薪,劫程学民这个原著作家的道。 说服程学民把这个电影交给自己来拍,走个后门。 可却是没想到,程学民竟然给他带来了一个,更为惊爆的消息。 合着他们上海《故事会》杂刊,这两期跟公牛发情爆发式创下的销量成绩,竟然是程学民这家伙在背后推波助澜? 人家最近连续爆火的《木棉袈裟》《大丈夫小媳妇》等几本通俗演义,竟然是程学民他背着大家,写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