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公报》的记者是位中年男士,戴着眼镜,态度严谨。 他的问题没绕弯子,先是问《太极》在泊林获奖的感受,又问影片的创作初衷,最后落到对香江市场的期待。 程学民答得从容,既没夸大自己的功劳,也没藏着掖着。 说创作时,就想拍一部实打实,拳拳到肉的武打片,让观众看到真功夫。 说对香江市场,盼着能让更多人知道内地也能拍出好电影。 记者听得频频点头,时不时在本子上记录,最后笑着说: “程老师,您的想法很实在,也很有魄力。我们《大公报》一定会好好宣传,让更多香江市民知道《太极》的魅力。”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早,《大公报》就在头版显要位置刊登了专访,标题格外醒目: 《〈太极〉主创程学民:以真功夫展中国文化,为国家创汇两千万》。 文章里详细介绍了《太极》的创作背景,泊林反响,还引用了程学民的话: “功夫不是花架子,是中国文化的根,我希望通过《太极》,让更多人爱上中国功夫,爱上中国文化。” 几乎在同一时间,《文汇报》《东方日报》也跟着发力! 《文汇报》登了李连洁的专访,标题是《从全国冠军到电影新星,李连洁:〈太极〉让我找到新方向》; 《东方日报》则发了一篇影评,盛赞《太极》是“内地功夫片的里程碑,比香江的花架子武打片更有看头”。 一时间,香江街头到处都是关于《太极》的讨论! 茶餐厅里,伙计们凑在一起说‘内地功夫片卖了两千万美金,比咱们香江的片子厉害多了’; 菜市场里,大妈们聊着‘听说首映礼有真功夫表演,得去看看’; 就连学生仔放学,都在讨论‘李连洁的功夫是不是真的那么厉害,有没有李晓龙的厉害?有没有成尨的厉害’。 这热度一上来,金马电影局那边是想压,也根本压不下去了。 傅齐一大早打电话来,声音都透着兴奋,说道:“小程老师,好消息!受这轮热度的炒作,本来只答应租借我们一条院线的邵氏影业,现在答应再追加一条院线给我们!” “这样的话,我们首轮上映的院线就四条,总的影院也最少能有六十家,比预期多了二十多家! 还有,首映礼的嘉宾也差不多定了,除了电影界的人,还有不少商界、文化界的名流,王社长也答应会来!” 程学民也跟着高兴,这意味着《太极》在香江的第一步,算是走稳了。 之前傅齐的《人吓鬼》,也不过才三条院线,四十几家影院发行而已。 现在他的太极,一下子增加到了六十多家,票房大差不差应该是稳了。 两天后! 《太极》的首映礼,长城影业的龙头院线南华影院,正式举行。 傅齐特意铺了红地毯,从影院门口一直铺到马路边,灯光架了一排,记者挤得满满当当,连路人都围着看热闹。 有的举着写有‘李连洁’名字的牌子,有的拿着相机拍照,气氛热烈得像是过年。 程学民带着黄健中,朱淋,李连洁,于海,于承惠,计春华,胡坚强,刘晓莉他们早早到了后台。 黄健中正拉着于海,于承惠叮嘱: “等会儿首映礼开始时,我们的武术表演就是走个过场,套套招,好看就行,别来真的,伤了和气就不好了。” 于海点点头,说道:“黄导放心,我们有分寸。” 于承惠也跟着附和,说道:“就是个武术表演,还真能打出火气来啊?!” 这时,傅齐匆匆走过来,身后跟着两位穿着唐装的老者。 “小程老师,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黄淳良师傅,叶问宗师的弟子,李晓龙的师兄,咏春拳的名家; 这位是柳法孟师傅,北派查拳的传人,在香江开馆授徒多年。” 程学民赶紧上前抱拳行礼:“黄师傅,柳师傅,久仰大名,能请到二位来捧场,真是我们的荣幸。” 黄淳良摆摆手,语气平和的说道:“程先生客气了,早就听说《太极》是部好片子,今天特地来看看。” 柳法孟则笑着说道:“能跟内地的武术高手切磋,是我的荣幸。” 傅齐在一旁,偷偷的跟程学民补充了一句: “本来想多请几位的,可不少人顾忌金马那边的势力,婉拒了,能请到黄师傅和柳师傅,已经很不容易了。” 程学民心里清楚,这两位能来,已经是给足了新华分社和长城影业面子,连忙道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