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9 疯了!整个燕京大学都疯了(求全订)-《1978:开局被返城女知青骗婚》


    第(3/3)页

    你自己怎么看?如果你回去,最快什么时候能看到你说的‘技术工业化’?”

    这个问题极为关键,决定了天平的倾斜,吴老和江领导都紧紧盯着程学民。

    程学民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摊牌的时候了。

    他不能直接拒绝科研,那会显得不顾大局;也不能答应回去,那会打乱他的全盘计划。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清晰而冷静地回答,说道:“报告领导,首先,我认为徐教授和周校长可能过于乐观和急切了。

    我提供的那份手稿,确实指出了一个可行的技术方向,但它更像是一张‘地图’,指明了路径。

    而真正的‘开路’和‘架桥’,需要的是徐老师他们这样拥有深厚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的科研团队,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完善和调试工作。”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领导的反应,继续说道:“换句话说,目前燕大项目组已经掌握了关键原理,后续的科研攻关,有我没我,区别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大。

    以徐老师团队的实力,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我相信,快则半年,慢则一年,一定能够拿出可以实际应用的成熟技术。

    我回去,更多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相反!”程学民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坚定,“我在燕影厂的工作,正处在最关键的时刻。

    《少林寺》是改开后第一部大规模与境外合作,旨在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重点影片。

    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文化自信的树立,和文化输出的效果。

    我在海子里立过军令状,这个创汇试点项目,不仅是为了赚取外汇,更是探索一条中国电影,和文化产业走向世界的道路。

    这条路的开拓,目前来看,似乎暂时还找不到比我更合适的人选。”

    他抬起头,目光坦诚地看着老领导,表态说道:“所以,我个人恳请领导允许我继续留在燕影厂,完成《少林寺》的拍摄和创汇任务。

    我可以向领导保证,我会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协助燕大项目组的研究,绝不影响国家科研进度。

    待《少林寺》成功上映,创汇试点走上正轨,我一定听从组织安排,无论是要我回燕大,还是去其他岗位,绝无二话!”

    程学民这番话,有理有据,既肯定了科研的重要性,又强调了自己当前工作的不可替代性。

    同时表明了服从大局的态度,可谓滴水不漏。

    老领导听完,沉吟了片刻,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他看了看一脸急切的江领导,又看了看明显松了口气的吴老,以及直接无语翻白眼的燕大老周。

    最终,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好娃子。”老领导指了指程学民,语气带着几分调侃,说道,“你这算盘打得精啊!既不想耽误拍电影,还想在科学史上记上一笔。两头都让你占了?”

    程学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老领导,我只是觉得,文化建设和科技发展,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都至关重要。

    我能在这两方面都尽一点绵薄之力,是时代给我的机会,也是我的荣幸。”

    “哈哈哈!”老领导爽朗地笑了几声,拿起笔,在一份文件上签下了名字,说道:

    “好吧!就依你!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同样重要,你这个先锋官不能临阵换将。《少林寺》的任务必须完成好!至于燕大那边……”

    他看向江领导,说道:“小江你也听到了。学民同志保证不会耽误科研进度,我看,就让他先兼顾着。

    等这部电影搞出个名堂,再谈他的去向问题。如何?”

    江领导虽然心有不甘,但老领导已经拍板,而且程学民的话也确实在理,他只好叹了口气:

    “好吧,既然老领导决定了,我们服从。不过学民同志,你可是立了军令状的,《少林寺》必须成功!

    而且,燕大那边的技术攻关,你必须要负起责任,定期沟通指导!”

    “请领导放心!保证完成任务!”程学民立正,响亮地回答。

    “你呀你呀,早知道我们燕大,就不该把你借调放出去的!”一切都这么说定了,周校长作为娘家人,又跟程学民私下说了不少话,最后只能摇头后悔着。

    “老校长,我一直都会是燕大的人,这一点您放心一直不会变!”程学民也是悻悻的笑着回答说道。

    就这样!

    一场惊动了海子里的抢人大战,终于以程学民暂时留在燕影厂而告终。

    当程学民走出那间办公室时,后背也惊出了一层细汗。

    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衡,未来,随着他在文化和科技领域展现出更多的价值,这样的争夺恐怕还会上演。

    ……

    求月票求全订,谢谢!谢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