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三十二章-《一念关山》


    第(1/3)页

    万年寺内,夕阳如血,如意和邓恢二人持剑对峙着。邓恢道:“动手之前,我还有一个问题。”如意无声地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你既然能悄无声息地潜入册令房,为什么不在里面布置机关杀了我,还要依什么卫中旧规提出挑战?”

    如意答道:“因为今夜我必会胜你。而你如果想活下去,就得和我做笔交易。”

    “什么交易?”

    如意道:“我在案上特意留下的那些纸,你看到了吗?”邓恢沉默不语,如意继续道,邓尊上,你虽然执掌朱衣卫不久,但按着卫中的风水,以后多半也是要死在这任上的。难道,你也想像我和我当年的手下一般,最后落个在史书了无痕迹的下场?”

    邓恢眼中一闪,了然道:“你想要什么,不妨明言。”

    “我要你像我那样,把这些年朱衣卫为大安所立下的所有功绩都整理出来,然后要么刻碑传世,要么逼着那些史官,一笔一笔地全添进史书里去。朱衣卫立卫五十年,败类固然不少,干的也只是脏活,但我们也和百官一样,同样是在为国而效力!他们不应该只是名册里被勾掉的一行字,更不该始终只是百官百姓眼中只知横行邪媚的爪牙!”

    邓恢被深深地震撼了,良久,他道:“好。”

    如意道:“你对天发誓,以你父亲的名义,以朱衣卫所有死去卫众的在天之灵发誓。”

    邓恢眼眸收缩,起誓道:“我邓恢以父之灵,以朱衣卫所有亡故的卫众之灵为誓!”

    如意道:“好!”

    她和身而上,与邓恢激烈地博斗起来。两剑相交,在空中发出龙鸣。

    东湖草舍内,“啪”的一声轻响,正支头假寐的梧帝从梦中惊醒。

    只听外面有殿前卫在训斥。一个沙哑粗犷的声音道:“手脚这么慢,连只风筝也射不下来!”

    另一清脆的声音道:“你们也太紧张了,只是个小孩的玩意,上面什么都没有。”

    梧帝心头大震,轻手轻脚奔到窗边窥看,果见殿前卫们正从地上拾起一只虎头风筝,那风筝上的虎头川字纹分明画着四道。梧帝又忙忙走到屏风后,用颤抖的手,在自己贴身小衣中摸出一只分格的小木盒,上面由上至下,写着一至六的数字。

    梧帝忽地想起,在永安塔上的时候,那本伪装成书籍的锦盒放在一边,他读着里面的一张纸,纸上画着个老虎风筝,旁边还写了一行字。

    那分明就是宁远舟的字迹,写道:“按数字在窗上涂上脂膏,六道堂就能和你取得联络。”

    此刻,梧帝连忙打开了第四的那个格子,用手沾取着上面的膏状物。可就在这时,屏风突然被拉开,一个殿前卫厉声道:“你在干什么?”

    梧帝险些拿不稳盒子,急中生智道:“脂膏。你们安国也太干燥了,明明临着湖,朕的手还是粗糙了。”

    殿前卫抢过盒子检查,又闻又看,此番半天无果,便信手一扔,将它扔进了窗外的水缸里,“以后这些东西,不经我们允许,不许用!”

    梧帝又惊又怒,然而除了紧紧握住桌角忍气之外,别无它法。

    东湖夜的夜幕渐渐拉开,不知不觉中,月色已白,草舍庭院里看守的殿前卫们正排队盛着饭食。

    而此时草舍内的梧帝轻手轻脚走到窗前,趁着外面无人,他抽出花瓶中的花枝,小心地伸到窗外,欲借此捞回漂浮在水缸里的盒子,但尝试几次都未能成功。间或又有殿前卫们走过,他慌忙躲避,最后只能绝望放弃地缩在窗边。

    过了一会儿,梧帝起身,踉跄地从窗边往回走,不知不觉间无力地扶了一下桌角,不料却摸到了一堆软软的物体,他下意识地一甩手,发现被他甩到地上的,赫然是几只小虫,而且桌角也有分明有虫子在蠕动着!

    梧帝恶心欲吐,此时,一只鸟却飞了进来,啄食着被甩在地上的虫子。他正想赶走鸟儿,却突然发现了鸟脚上好象隐约有些什么。

    梧帝忽地想起,方才他用手沾了脂膏,盒子被那殿前卫抢走扔掉时,那只沾了脂膏的手指正好抓了桌角。梧帝一瞬间暴起,抓住了鸟儿,躲进屏风后,用颤抖的手解开了鸟儿脚上的脚环。

    只见脚环里果然有一张空白纸条,梧帝慌忙将它放在烛火上烘烤,不一会儿,字迹显现了出来,梧帝读着,手情不自禁地抓紧了自己的胸。良久,他将纸条烧毁,想了想,又匆匆画了几笔小儿戏耍的图,重新系在了鸟儿的脚环上。

    鸟儿翩然飞走,梧帝顿时身体瘫软,坐了下来。

    东湖的岸边,丛林掩映,黑暗中,一处屋内的众人隐约可听到湖水拍岸之声。忽然,有一只鸟儿由远处飞来,落在了窗下。只见一人小心翼翼地解下了鸟儿脚上的脚环。

    宁远舟接过元禄递来的纸页,看后道:“圣上那边没问题了。”

    于十三接过后笑了,“呵,他倒是谨慎,没写字,画了个小儿戏知了。”

    钱昭询问:“何时动手?”

    宁远舟道:“戌时。再重复一次,于十三、红香楼。钱昭、湖边。孙朗,弓弩、飞索。都清楚了吗?”

    众人应道:“清楚了。”

    于十三还有点担心道:“弓弩飞索那块,要不我还是和孙朗换换吧。毕竟飞索是我安排的……”

    孙朗道:“别换啦,虽然我的箭术比你差一截,但臂力比你强。再说红香楼那块,还是你熟。”他见于十三仍有些犹豫,便道,“信我一回,成不成?”

    于十三点了点头。

    宁远舟最终道:“那就还是按原计划,大家各自散开行动!”

    众人齐声道:“是!”而后,纷纷四散开来。

    此时,房内只余下宁远舟、元禄二人。窗外一月如钩,宁远舟的眼神转向桌上陈列着的如意,久久凝视。

    元禄顺着宁远舟的视线望去,似明白了他的所想,便道:“人有所欲所念,方有所惧所忧。如意姐武功那么好,一定不会有事的。”

    宁远舟道:“我不是在担心如意。”

    元禄颇有些意外。宁远舟继续道:“这些天,如意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她到底是谁,来世间走一遭,又到底是为了什么?其实这两件事,我也在想。”

    元禄不理解道:“她就是如意姐,你是宁头儿啊,这还用得着想吗?”

    宁远舟看向窗外,怅然道:“我说的不是这个,而是……算了,总之,如意的想法和行动,总是常常让我意外。自相识以来,她的目标从逃开六道堂的追捕,到复仇,到和我有个孩子、到教授殿下,到查清昭节皇后之死的真相、到报复安帝,再到解救朱衣卫,每一个都在变,而每一步也都在走高。而我呢,似乎始终都只在做‘救出圣上’这一件事,而且到现在都没有成功。”

    元禄担心道:“宁头儿,大战之前,你可不能突然说丧气话啊。”

    宁远舟笑了,“不是丧气话,我只是终于也明白了一些东西。这些年,我太受六道堂宁远舟这个身份拘束,以至于老有些瞻前顾后。”

    元禄疑惑道:“比如?”

    “比如,我总想救出圣上后,将他送回梧都就算完事。至于他回去之后如何兄弟相争,如何帝位更迭,都于我无关。”说完,他停顿了很久,道,“但现在我终于知道,这样做远远不够。圣上一旦回国,梧国必定再起内乱。元禄,待会儿我们救出他之后,我想立刻请他写传位诏,将大位交于远甚于他的丹阳王!”

    元禄煞是震惊。

    宁远舟继续道:“我不能把麻烦再丢回梧都,让百官们再一次陷入无止境的廷议,让百姓再一次为争夺皇位的内乱而担心!如意都能为了最终帮助朱衣卫而不惜此刻对上整个朱衣卫,那我为什么要在意自己羽毛,而不把麻烦直接终结在手中呢?”

    他的眼神变得坚毅,他拔出手中之剑,寒光映亮了他的星眸,“不惜负上恶名,也要为大梧真正结束一场灾难,这,就是我来这人间一遭的意义!”

    元禄望向此刻的他,赫然起敬。

    而万年寺庭院里,如意与邓恢仍激斗正酣,二人身上都已负了伤。

    只见如意连番猛攻,但后续几剑,却威力渐失,她用的是乃一把普通剑。

    邓恢见招挥剑击挡,将如意震飞到一边,“任左使大意了,就算你是最好的刺客,但你毕竟还是女子,体力难以持久。”邓恢连接攻击,而如意却步步后退。

    “再而衰。”说着,他挥剑将如意逼退。

    “三而竭。”他又一剑将她再逼退一步,最终到了一处死角。

    “一旦你开始跟我缠斗,就必输无疑!”

    如意被他的剑凌空压在下面,她只能奋力相抗。眼看那剑离她越来越近,她突然嫣然一笑,“是吗?”

    月光之下,那笑容魅惑无比,邓恢一时心中大震,如意便趁着他这一刻的失神,脱离控制,如疾风暴雨般一阵强攻,最终将剑横上了邓恢的脖子。

    如意笑问:“现在是谁输了呢?”

    邓恢和如意极近的距离对视着,如意的唇边沾着飞溅的血,犹如点点桃花。

    良久,邓恢道:“我。”

    如意的嘴角刚现出一丝笑意,突然间,数只箭羽擦着邓恢的脸凌空直向她而来,她下意识躲避,可就在这一瞬间,邓恢跃身而出,脱离了她的控制,被朱衣卫数人以盾牌护住。

    与此同时,万年寺屋顶上无数的朱衣卫暴起,执箭瞄准了她。接着,有数十位朱衣卫从各处奔出,执剑围住了她。

    如意脸色骤变。她未料到,眼前之人将“卫中旧规第一”的规矩置之不顾。邓恢道:“我才是如今朱衣卫的指挥使,我的话,就是朱衣卫的规矩,那些单打独斗的旧规,恕我不会遵守。”

    如意回首看向众朱衣卫,辩认着道:“卢庚、徐寅、柳丙,你们还认得我吗?邓恢视朱衣卫旧规如无物,你们也是?朱衣卫朱衣胜血、一诺天下的骄傲都到哪去了?”

    几位男女朱衣卫侧开眼,不敢回答。

    如意冷笑道:“很好。”

    她执剑和身而上,一人独与诸朱衣卫决战。

    最初,还有数位朱衣卫围攻她,但当他们发现如意只是挑飞他们的剑或刺伤他们、将他们制住后便不再下手,接着便转向另一个朱衣卫进攻时,他们渐渐住了手,默契的让如意每次只与一人对战。

    如意在密如林木的朱衣卫人群中杀出一条血路。她一点点地接近万年寺的寺门。所有的朱衣卫都震撼而无言地看着这一幕,就连邓恢也没有阻止,他们看着如意一点点力竭,身上的衣衫也几乎被血浸透,却始终没有放弃。

    夜幕中,微弱虫鸣声此起彼伏。东湖岸边的红香楼内,乐舞阵阵,众人簇拥着一位貌美的女子,喧闹地哄笑着:“恭贺张娘子芳辰!”

    稍后,有人点燃了烟花,烟花冲天而上,在天空绽出美丽的花朵,引得众人欢笑鼓掌。

    欢笑声直传到了湖心的岛上。望楼上的殿前卫,隐约听到了对岸的欢歌笑语声。其中一个年轻的殿前卫情不自禁地抬头看向烟火,却听得另一人咳嗽一声,他方才继续看向湖面巡视。

    夜色中的湖水毫无波动。

    而此刻,湖岸上巡视的殿前卫们也看着漫天的烟花。待他们消失后,只见穿着夜行衣的宁远舟等人悄然出现,掩没入湖边的林草中。

    红香楼上空最后一支烟花散尽,此时,于十三扮成英俊书生,他来到那美貌的女子前,开口道:“烟花也太寻常了,张娘子请看。”

    他一挥手,有人移开美貌女子眼前的屏风,数百盏孔明灯迎风升空,飘飘荡荡,上面都写着“张”字。众人为这奇景惊叹不已,纷纷奔向临湖的阁子,探身出栏杆看着满天飞舞的孔明灯。

    孔明灯升空后,向四周慢慢飘去,也有一盏飘到了万年寺上空,照亮了寺院。院中,如意仍在与众朱衣卫血战,她的剑因为多次的砍杀,已经卷了刃。只见她击飞一人的剑,将他踢开,回首道:“谁借我剑!”

    众人沉默。良久,突然一人道:“我。”

    众人看向卢庚,面露震惊。卢庚走出人群,将剑递给如意,如意接住,冷冷道:“多谢。”

    说完,如意继续回身与众人一一博斗。不与她交战的朱衣卫纷纷退开,在地上留下了自己的剑。

    如意折了剑,又或是卷了剑刃,就从地上捡起一把接着打,就这样,她的动作越来越慢、她的伤越来越多地一点点接近了寺门。

    最后在寺门阶梯上迎战她的,是一位仍是少女的朱衣卫,她惊惶应战,毫无章法。如意与她对战,神思却飘得很远。

    她回想起,旧时仍是白雀的自己,在擂台上与人对战时的情景,她一剑刺中了对方的琵琶骨。

    突然,眼前那把剑却刺在了如意的肩上。如意看了一眼自己肩上的剑,回头迈出寺门一步,方才回身扫视众人道:“你们输了。”

    语毕,她在万年寺门外砰然倒下了。

    邓恢走了过来,看着地上被鲜血浸透的如意,扣住她的脉门亲手查了一回,方道:“上龙牙镣,治伤,我要马上带她进宫。”

    除了万年寺上空的那盏灯外,自红香楼上空升起的孔明灯,有数十盏也向湖心岛草舍院外飘来。望楼上的那年轻的殿前卫越发情不自禁地抬头看着那些灯火。

    梧帝也紧张地走到窗边,发现院中的朱衣卫都在仰头看着。此刻,忽听到殿前卫首领警示道:“看到异物,还不提防?赶紧全都给我射下来!”

    那年轻殿前卫道:“大人,那只是对面红香楼放的孔明灯……”

    殿前卫首领坚持道:“职责所在,不可疏忽!”

    众殿前卫只得应道:“是!”便纷纷引弓,齐齐射箭。

    这射出的箭中,有一支箭射中了一盏孔明灯,那孔明灯应声坠落。但当另一支箭射中另一孔明灯时,却似乎射破了什么东西,那孔明灯猛然爆开,一阵红色的烟雾洒了下来。

    殿前卫首领惊觉道:“停箭!”但为时已晚,那许多射出的箭,仍然穿过了孔明灯,爆开了一阵阵的烟雾。

    他忙喊道:“捂住鼻子!”但被烟雾呛住的殿前卫已经陆续倒在了地上。

    他命令道:“敲警钟!”但警钟刚刚响起,却被对岸传来的鞭炮声所掩盖。只见越来越多的殿前卫纷纷倒了下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