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三十二章-《一念关山》
第(2/3)页
殿前卫首领捂着口鼻,强撑着奔向一张方桌,桌上放着一木盒,上写“鸣镝。”可就在离方桌四五步远时,他也摔倒在地。
东湖岸边,鞭炮声还在继续,朱衣卫巡查又一次经过六道堂众人藏身之处,不时还持灯靠近水边,查看水面的情况,但终究一无所获。
待他们离开后,钱昭等人就各自卸下身上的包袱,尽数取出包袱里的元件,元禄动作灵巧,很快在大家的协助下将它们组装成一张大弩。
孙朗执起弯弩,试了试弓弦,他看向众人,示意弓弩可以使用。
此刻,湖心岛草舍院子里,朱衣卫首领奋力爬向放着鸣镝的桌子,就在他刚要碰到桌子的那一刹那,却突然被猛击倒地。只见梧帝系着浸湿了水的面巾站在背后,双手正抱着一块石头。
梧帝见对方已倒地,立刻扔了石头,捡起一把佩剑,仓皇奔出了院子,头也不回地向岛边的码头奔去。不一会儿,他来到了码头处,焦急地看着幽黑的湖面,彷徨徘徊,心焦如焚地等待着。
一发绿色的烟火从红香楼冲天而起,宁远舟数着:“一,二、三、射!”随着这一声“射”字,红香楼的烟火爆烈地响起,吸引了所有巡查殿前卫的注意。
趁此时,孙朗一箭射出,弓箭带着两条黑色的绳索,直射入对岸湖心岛上的树中。钱昭飞身而起,将手中这端的滑索锚扎到了大树的最高处。
宁远舟对孙朗道:“行了,剩下的交给我们。你赶紧回四夷馆,按计划撤离殿下他们。”孙朗抱了抱拳,转身离去。宁远舟对钱昭一点头,和诸六道堂众人依次滑向对岸。
此时,于十三气喘吁吁地从红香楼赶来,最后一个上了滑索,并对钱昭道:“呆会儿千万记得看信号,把滑索锚往下调,我们才能滑回来!”钱昭点头示意知晓。
黑暗中,于十三也悄然滑向对岸。而钱昭在岸边执剑警惕着。
湖心岛的码头处,梧帝的袖子已经撕掉了一截,他正将一截布料塞中怀中。这时,他突然看到宁远舟等人顺着滑索滑来,喜不自胜,拼命冲他们挥着袖子。
望楼上被孔明灯的烟雾迷倒的殿前卫中,有两人此时却开始渐渐恢复了知觉。慢慢的,一个殿前卫挣扎起身,从望楼跃下。
梧帝听到声响,看到了来人,他一咬牙,执剑直奔过去与她交起手来。女殿前卫虽然因迷药导致身体无力,但仍勉强能与梧帝匹敌。
在二人相持中,另一个苏醒的殿前卫跌跌撞撞下了望楼,用水泼醒了好几个殿前卫,一时间,他们有的起身后去拿鸣镝,有的赶去女殿前卫身边协助攻击梧帝,但因他们体内还有余毒,行动都显得缓慢。
眼前,梧帝已被三四名殿前卫围攻,险象环生,他们虽站立不稳但仍有武力在身,一剑甚至从梧帝的左小臂袖中穿过。
就在有人刺向梧帝咽喉的最紧要关头,一人飞身而至,将梧帝一拉一甩扔到了远处,来人和身而上与一众殿前卫打斗起来。梧帝惊魂未定,半晌方才看清来人,惊喜道:“宁远舟!”
梧帝这才看到,被甩开的自己落在了一个人的怀抱之中,像极了英雄救美的场面。他一转头,只见于十三笑着开口道:“圣上万安。”
梧帝慌忙跳开来,于十三转身与六道堂众人加入了战斗中。
宁远舟一人当先,手中银剑挥舞,一路闯入了草舍院中。混战中有一个殿前卫踉跄着伸手靠近了鸣镝,只见一剑飞来,将他的手掌订穿在了方桌上,这时又有好几个殿前卫扑上来,都被宁远舟全部斗得倒了下去。接着,他在与一个殿前卫对掌之时,内力却突然消失,致他挨了对方重重一掌。于十三发现了端倪及时赶到,刺倒了那个殿前卫。
于十三低声道:“发作了?”
宁远舟咬牙道:“就算没了内力,我还有剑。”
又是一阵厮杀后,六道堂众人也干净利落地结束了此番战斗。
宁远舟收剑回鞘,谨慎道:“各处清查一遍,不要有漏网之鱼!”一众六道堂人领命,四散开在草舍里翻找,一时间,竟无人理会那站在院中的梧帝。
战败的殿前卫们被塞住嘴巴,捆绑起来,扔在了一间房舍里。宁远舟搜查完梧帝所在的草舍,走出院子,六道堂众人纷纷向他汇报情况。
元禄道:“干净了。”
于十三也道:“六个时辰之内绝对醒不过来。”
宁远舟这才走向梧帝,与其对视着。此时,一盏之前未被射落的孔明灯缓缓落下,照得二人的面孔明灭不定,宁远舟本就高于梧帝,此时二人相对,一时之间,梧帝只觉宁远舟的影子带着无限威压而来。
良久,宁远舟才拜了下去,郑重道:“臣,原六道堂人道宁远舟。”
于十三——“修罗道于十三。”
元禄——“饿鬼道元禄。”
丁辉——“地狱道丁辉。”
宁远舟又道:“并畜生道、天道柴明等十九人,生魂死灵,参见圣上!”
六道堂众人齐齐呼喊道:“圣上万岁万万岁。”
梧帝艰难地开口道:“平身。”他低头望着众人,“你们,还有柴明他们,都辛苦了。朕、朕平安离开安都之后,会立刻写下雪冤诏昭告天下!”
宁远舟起身道:“谢圣上,请移步。”
众人护送着梧帝来到了东湖草舍的岸边,元禄灵活地跳上了一棵大树,手一摇,点燃三根短烛。他将短烛向左挥了三次,又向右挥了三次。随后,他看到对岸也出现了三个光点,片刻之后,滑索的角度明显向对岸低了下去。接着,对岸又有三个光点,左右连挥了三次。
元禄压低声音道:“钱大哥那边好了!”
宁远舟叮嘱道:“大家动作快些。湖岸巡逻之人再有半柱香,就会绕到这边来。”
六道堂众人应声:“是!”他们鱼贯沿着滑索滑向对岸。元禄率先着地,接应着依次从吊索下跳下的六道堂人,钱昭仍执剑警惕地观察着周围。
就在湖心岛上展开营救梧帝之时,孙朗也按计划来到了四夷馆处。孙朗催促披着斗篷的杨盈:“殿下,该走了。”
杨盈着急道:“杜长史呢,杜长史怎么还没过来?”
孙朗也是一愕,问道:“刚才不是还在吗?”杨盈急忙四处寻找,突然,远处传来了一阵打斗声。孙朗一凛,忙带人赶了过去。
此时,一处廊下,杜长史满脸是血,正和一个安国馆吏博斗着,旁边的地上还躺着一本书。眼见安国馆吏一剑要捅向杜长史,孙朗连忙飞身而至,一招便将那人打晕了过去。杨盈扶起杜长史,“杜大人!”
杜长史额上、肩上血流如注,虚弱道:“我刚才忘了掉到床下的这卷书……正好就看到这个馆吏翻墙过来,他可能是听到了我们院子的动静……”语音未完,他便晕倒了。
杨盈急道:“杜大人,醒醒!”孙朗连忙帮杜长史上药、包扎,但他受伤严重,血还是很快从伤口涌出。
杨盈扬声道:“钱大哥,钱大哥!”
孙朗道:“老钱在湖边。”
杨盈急了,“这怎么办?”
孙朗应道:“得马上送他去医馆,不然活不了。”正当两个六道堂人刚抬起杜大人时,一个六道堂众匆匆跑进来,“快,马车已经在门口了!”
外头负责监视的人好像察觉到了什么,盯着这边道:“……杜大人怎么了?”
孙朗道:“别问了,赶紧走!”一行人急急向外奔去,但一路上,鲜血不断从杜长史头上涌出,连连滴在地上。杨盈看到了这一切,她的脚步越来越慢,最终,她突然停下了。
孙朗不解道:“殿下?”
“我们应该在半个时辰之内赶到城门,在城外和远舟哥哥他们会合,是不是?”
孙朗应道:“是。”
杨盈闭了闭眼,“那我不走了。”
孙朗惊道:“殿下!”
杨盈道:“杜长史的伤拖不了半个时辰,而我们只有一辆马车。现在你马上带他去医馆找个大夫,让他在马车里为杜长史治伤……”
孙朗急道:“不行,要不索性把杜长史留在这里,我们先撤?”
杨盈摇了摇头道:“绝对不可以,他的伤这么重,留他在这就是死。一路以来,杜长史教了我那么多,刚才也是为了保护孤才受的伤。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要是自己跑了丢下他,一辈子都会良心难安!”
孙朗提议道:“殿下也以可以骑马跟我们一起走!”
杨盈道:“不行,太打眼了。外头安国人看到孤、再看到这些血,一定会起疑的。万一起疑的馆吏不止这一个呢?那人一直不回去,肯定会有人担心的,会影响到远舟哥哥的行动,所以我留下,你们走!别担心我出事,我毕竟是礼王,他们不会对我怎么样的。等你们救了皇兄,再想法子来救我也不迟。”
孙朗道:“不行,这绝对……”
杨盈呵斥道:“孙朗!孤的命令,你竟敢当面违抗!”
孙朗连忙跪下,急道:“宁大人要我务必安全把您送到城外……”
杨盈道:“你忘了,这个使团的任务,是救回皇兄,而孤,是这个使团的首领!孙朗,现在孤命令你,即刻出发,不得多言!”
孙朗颤抖着,虎目含泪。杨盈替他抹去眼泪,道:“孙大哥,以前一直都是你们保护我,现在,轮到我为你们做点什么了。快走!”
孙朗和其余六道堂向孙朗重重地磕头,“谨遵殿下令谕!殿下,保重!”众人一抹眼角,抬着杜大人匆匆而出。
夜色笼盖着四夷馆,黑色的天幕上,弯月如钩。
在四夷馆院外,月光无法照见之处,有安国的五六个暗哨正在角落盯着梢,他们的钢刀已经拔出了一半。这时,四夷馆大门打开了,一群人急急而出,抬着杜大人上了马车。在外接应的一位六道堂众问道:“杜大人!这是怎么了,这么多血!”
孙朗答道:“刚才撞到了头,得赶紧送到医馆去!”
杨盈早已除去了斗篷,立在门口道:“别啰嗦了!务必要把杜大人治好!快!别耽搁了!”
“是!”孙朗一行人急匆匆离去。
杨盈担心地遥望着他们离开的方向,半晌才转身进入院内,关上了大门。而后,朱衣卫迅速接近大门,暗哨头领沾了地上的血,放到鼻前闻了闻。
在更靠近大门的角落里,一个暗哨见状奔了过来,道:“卑职看得很清楚,那个姓杜的确受了伤。”
暗哨头领道:“血也是热的。”他看了看门的方向,道:“不用管他们,只要看住了礼王这个正主就行。”
众朱衣卫重新回到了各自盯梢的角落。
适才关上大门后的杨盈,并未向院内走去,而是轻轻贴着门缝,她听到了众朱衣卫的所有对话,也看到了他们的离去。她长松了一口气,腿软地走下阶梯,却陡然发现曾经热闹的院子里空空荡荡,只有她一个人。杨盈环顾四周,情不自禁抱紧了自己。
她走到了院子正中,缓缓跪下,双手合十道:“九天神佛在上,求您保佑远舟哥哥和如意姐平安出城,保佑钱大哥、十三哥、孙朗他们,还有元禄毫发无伤;保佑我皇兄……信女杨盈,愿折寿十年……”突然,他睁开眼睛,眼神异常坚忍,接着道:“不,本王杨盈,诚发此愿!”她重重地磕下头去,再起身时,已是脚步坚定,目光坚毅。
此刻的如意,正被几个朱衣卫抬着,来到了安国宫门处。守卫森严的宫门外,禁军震惊地看着担架上的如意,她混身是血,藏在乱发下的脸色格外苍白,眼睛半闭不闭,尚有一丝呼吸。
披着斗篷的邓恢道:“我有要事,需星夜押解钦犯入宫面圣!”守卫禁军犹豫了一瞬,继而让开,邓恢带着如意等人急步进入到宫门外门。
一行人通过曾关着杨盈的幽暗门洞,走向了宫门内门。
邓恢又向看守内门的内监禀报,内监们最初不敢答应,惹得他大发怒火,而后内监们才不得不放行。
夜幕中的弯月发出柔和的光,洒在湖心的岛上,隐约可见岛的岸边,一行人沿着滑索向对岸滑去,此时,六道堂的人滑走了一大半。
宁远舟转身看向梧帝,示意该轮到他了,梧帝面露紧张之色。于十三一挑眉毛,上前戏谑道:“没事,有臣带着您。前面臣替您护着,后面老宁替您看着!”他一把拉起梧帝,从背后环着他,于十三的后背向着对岸,以防可能出现的危险,两人一起上了滑索。
于十三戏谑道:“害怕呢就闭上眼睛,不害怕呢,就跟臣一路欣赏一下湖光山色。”说着,他带着梧帝向对岸滑去,而后宁远舟也上了滑索,警惕地盯着湖心岛的方向滑离。
空中,梧帝神情紧张,紧闭双目忍受着。
就在他们到达湖中心时,岸边巡查的殿前卫加快步伐半跑了过来,领头的殿前卫道:“走快点,巡完这一圈,我们也去红香楼看看热闹——”六道堂众人察觉到殿前卫过来,便迅速躲藏起来,不料最后一人动作稍慢,他的身影却被巡查的殿前卫错眼发现了。
只听一殿前卫喊道:“是谁?!”
接着,他们冲了过来,六道堂众人只得立刻应战。双方激烈交战中,领头的巡查殿前卫忽然发觉不对,他格开一人,奔向湖边,将手中的火把奋力向湖心扔去。火把在空中翻飞,照亮了湖中间飞索上的于十三和梧帝。
殿前卫首领惊到:“他们逃了!”
殿前卫众随即吹响了警哨。他们一边同六道堂众人缠斗,一边纷纷拿出机弩,“夺夺”向湖中射去。此时,钱昭带着人冲了上来,迅速挥剑相隔,但仍然有不少箭射向了湖中间。
湖中间,于十三和梧帝拉着滑索,身体悬在空中,于十三虽尽力用身体护住梧帝,并拔剑格挡,但仍然避无可避。眼前一箭飞来,他在空中奋力挪腾相避,却仍然右肩中了一箭,他咬牙道:“抓稳了,千万别掉下去!”
飞箭向他们密集而来,紧要关头,宁远舟单手吊索,从他身后的另一条悬索上快速追来!他运剑如风,将于十三、梧帝二人面前的飞箭全数挡掉,开口道:“带他下水!”
于十三应道:“好!”说完,他一把拉过梧帝,二人顿时坠入了湖水中,梧帝这时也清醒过来,奋力和于十三一起游向湖边。
宁远舟悬在飞索上,和他们保持着同样的速度,继续格挡着箭雨。
快到岸边时,宁远舟抢先几步跃到岸上,迎战上了殿前卫,但此时,赶来增援的殿前卫已经越来越多。六道堂诸人忙于应战,竟没有人能分身来接应于十三和梧帝。
宁远舟与人对战着,但内力时有时无,险象环生,元禄惊道:“宁头儿!”
宁远舟用力一咬舌尖,喷出一口血来,接着又飞速连攻几招,“我没事!”
于十三先游到了湖边,他强忍着肩伤,费力地爬了起来,一边捂住肩头的伤,一边伸手去拉随后游到的梧帝。
第(2/3)页